们纷纷跌足,当下砸锅卖铁也要买啊。

这时候,苏三叔又出了一个主意,编造了几个顺口溜给京中的孩子们,于是很快京中大街小巷便唱开了“学子要穿福运来,来年必能中状元;官人要穿福运来,步步高升谋好差;(?\草微露整理)姑娘要穿福运来,媒婆挤着往家来;夫人要穿福运来,明年必生龙凤胎。”

就在这福运来的生意红火昌盛之际,福运来背后的这位大掌柜却开始发愁了。他摇头叹息,只恨当初那个骗子客商为何不多卖给自己一些缎子呢!如今那批缎子马上就要告罄,他只能苏三叔前往江南一带,赶紧给他带回来一批这样的缎子。

苏三叔怀里揣了银票,急匆匆地跑到了南边,谁知道人家那个程氏织坊一听是北边的景侯府要缎子,竟然一口回绝了。这苏三叔摸不到头脑,给那位程府大当家递了几次帖子,人家根本是连见都不见,最后还是一个守门的下人告诉苏三叔:“这位大叔,您就别在这里等了,我们大当家说了,景侯府的人一律不见,景侯府要买的东西一律不卖。”

苏三叔一听这话,敢情人家就是冲着自己来的?他不明所以,但是常轩那边等不了啊,无奈之下,他只好买通了当地几个客商,由人家分散着在那个程氏织坊进了缎子,这样总算凑齐了常轩所需。

再说常轩这边,那批被面虽然在衣裳的带动下也卖得不错,可到底是不如衣裳热销啊。这时候本就为缺了料子发愁的常轩果断地一拍板,将这批被面也做成袍子来卖!这一声令下,绣坊的姑娘们婆子们开始齐动手,拆被面赶袍子,日夜忙碌,总算勉强供应上店面所需。

不过这些绣坊姑娘虽然累,可是个个心里欢喜干劲十足,只因常轩给的工钱比起别家要高上许多,她们每日拼命地干,回去后在家里也被爹爹夫婿高看一眼。

阿福也是不得闲,她如今除了闲暇时赶制那个百鸟朝凤,其他时间没事儿就琢磨着怎么去改进那个册子上的式样,怎么才能更新鲜更时髦。有时候自己想不出了,她就去回侯府去找昔日姐妹们一起出招,当然她为了感激对方总是会带去一些上等品色的料子。

迎春有一次甚至也主动找上她,说是也想帮着她做些。阿福见她开口之间吞吞吐吐,便猜到了什么,果然这迎春艰难地说:“如今男人有了异心,我手里也没有银子使唤,想着这日子实在作难,可不可以在你这里帮点忙,好歹手头积攒点私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