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2 / 2)

眼睛都瞎了吗?

随着与同僚关系的改善,宁安认识了许多手艺高超的工匠、经验丰富的农官。原来这个时代的工匠水平这么高超,只是说了自行车的构想,工匠就纯手工做了一个出来。

还举一反三的做出了三轮车,真是太牛了!

工部尚书看着三轮车成品非常满意,用这个运送物资,可以大大的节省人力,无论是用在战场,还是用于日常,都十分有用。

工部尚书将自行车、三轮车献上去,皇帝大大的奖赏了工部众人,做出三轮车的工匠十分感谢宁安,是宁安据理力争将工匠的功绩写到奏折中,工匠才能脱离匠籍。

脱离匠籍后,后代就能参加科考。士农工商,匠籍属于工,地位只比商人好点,但商人有钱,生活条件好,匠人却很难赚大钱,日子过的紧紧巴巴。

实际上工匠过的远远比不上商人。

商人有钱,可以捐官改换门庭。工匠想脱离匠籍,却难如登天。他们下辖于工部各局,要是不幸被抽调去修皇陵,连命都要搭进去。

第153章 “老爷,这是我收集的线索,请您过目。”在外浪荡胡混了三个月的贾琏将……

“老爷, 这是我收集的线索,请您过目。”在外浪荡胡混了三个月的贾琏将搜集的违法犯罪线索呈给霍云。

霍云接过来, 细细的看完,露出满意的笑容,这个贾琏还真是一把搜集消息的好手,要是搁在现代高低也是个娱乐圈知名狗仔。

“去馒头庵接你媳妇吧!”

“谢老爷开恩!”贾琏高兴的连忙磕头。

霍云挥了挥手,贾琏兴奋的退出,从后背都能看出贾琏的高兴,原著中贾琏也没这么痴情呀?甚至一度与王熙凤到了相见两厌的地步, 难道是因为自己的插手, 两人的经历磨难感情升温了。

下午, 贾琏接回了王熙凤。从馒头庵进修回来的王熙凤, 整个人都静了下来,不再像以前一样张扬。

“既然回来了就好好过日子, 如若再犯,就不是送进家庙了!”霍云坐在太师椅上对着跪在地上的王熙凤冷冷说道。

“儿媳再也不敢了, 以后定会恪守妇道, 贤淑持家。”

“老爷放心, 儿子以后会监督凤姐儿, 决不让她再犯!”

王熙凤静悄悄的回了荣国府,对于如今规矩森严、行止有度的荣国府感到丝丝陌生。离府不过一年,恍如隔世, 直到进了荣庆堂才感觉一丝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