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放她们自由。
被从小培养的这些女子,离开了山庄,大多都没有独立生存的勇气以及能力,有几个找了过路的行商去做妾,有记得家人的回家了。
留下的不到十个,这些女子都是被家人卖的,回去也不过是被再卖一回。这些女子组成一个团体,决定离开金陵,去姑苏生活。
在金陵她们的名声都坏了,没人雇佣,连浆洗衣服的活计都找不见,想卖身当奴也没人买。
都觉得这些女子身上带着晦气、邪性。
晴雯就跟这些女子一起去往姑苏,看晴雯年纪小,这些女子很是照顾,晴雯又过上了一段平静的生活。
等到了姑苏安定下来,挣了钱就雇人去照顾父母。晴雯的针线活十分不错,刺绣更是一绝,凭着这个一定能挣钱。
想象是美好,晴雯脑中有无数刺绣的知识,可这辈子人小手笨,根本不能发挥,绣出的东西歪歪扭扭的。
手和脑子是分离的。脑子会了,手不会。
这些女子想干些浆洗、扫洒的活计,可惜从小身子被下了使身子婉转轻盈的药,没有力气干那些活计。
从小精细的养大的,各个肌肤白皙娇嫩,那些派发活计的人见到她们的样子连连摆手,觉得她们干不了。
这些女子都识字,会唱曲、会弹琴,有的还会作两首诗,除了不会管家理事,伤春悲秋的才艺是都会一些。
为了活下去,才学好的开始写画本子,会唱曲的去茶楼卖唱,她们努力的活下去。
晴雯如往常一样,跟着去茶楼收钱,春桃发现,带着晴雯去,收到的打赏会比平时多。
春桃唱完,晴雯拿着小盘子去捡地上的铜板。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这些女子渐渐地都找了夫家,嫁了人。最后就剩春桃和晴雯,春桃因为一些经历,不想嫁人,晴雯则还小。
攒了些银子后,春桃就不打算再去卖唱了。那些女子出嫁了也会偶尔回来帮衬一下,两人的日子能过下去。
“春桃姐姐,你识字,不如教教周边的小孩识字吧,束脩就要些粮食,怎么样?”
春桃住在贫民区,周边的人家都是普通百姓,没钱供孩子上学读书,听说春桃要开班教识字,有好几家都送来了孩子。
这些孩子要是识字,长大了就有机会去酒楼、商铺当账房、当管事,前途可见的明。
春桃教孩子识字,晴雯也慢慢的将针线活捡起来。一日,绣完一条帕子,就听隔壁的小虎过来喊去领福米。
说是林家在街口发米,为小少爷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