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1 / 2)

“还有,娘在汇通银号给你存了一笔银子,这件事只有咱们一家人知道,你要牢记这个秘密,等你十八岁后,你才能动这笔银子。切记,这件事埋在心底,谁也不告诉。”

“在你还不能自保前,就算白嬷嬷变心苛待你,你也一定要忍着。等你能自保后,你就可以离开了。”

“记住一定要活下去。”严夫人含着泪嘱咐。

“娘,我不要走,你也说了白嬷嬷会苛待我,与其如此,不如和爹娘同生共死。”不等严夫人说完,晴雯抱着母亲哭嚎反驳,有理有据的拒绝这安排,就算要死也要跟着爹娘一起死。。

晴雯反应十分激烈,不管是严大人夫妇如何劝解,晴雯就是不同意哭的嗓子都哑了。

严县令叹了一口气,放弃了原计划,女儿小小年纪就可窥见以后的风华,若没权势保护,未来可见的悲惨。

白嬷嬷虽是夫人的心腹婆子,夫人又对其有恩,可人心易变,自己见过太多恩将仇报的。

等自己夫妻俩没了,白嬷嬷是否能依旧尽心尽力的照顾小主子,要打个问号。

“若华,不如就算了。托付给别人,终归有风险,不如就跟着我们吧,咱们一家整整齐齐的,要死也死一起,到了阴间还能照顾女儿。”

“好,咱们就一起。”严夫人被劝服。

第132章 晴雯父母今日有此安排,也是严县令从京都好友寄来的书信中闻到了气味,……

晴雯父母今日有此安排, 也是严县令从京都好友寄来的书信中闻到了气味,感觉东昌伯府将大难临头。东昌伯府如今府上一共三房, 大房自然是如今的东昌伯,也是严县令的伯父,东昌伯是铁杆的太子党。

二伯掌管禁军,但他却暗中支持大皇子,三房也就是严县令父亲一家,大伯二伯都是嫡出,严县令的父亲是庶出, 从小受打压, 如今也只是个六品小官。

东昌伯府左右下注, 注定讨不得好。

在严县令看来, 大皇子、太子能登上皇位的可能性都不高,皇帝忌惮太子已久, 大皇子不过是被抬出来打擂台的棋子。

这两人不论谁赢都不能可登顶皇位,皇帝是执掌棋局的人, 最后赢家只有皇帝。

这两个势力最大的皇子, 如今不是皇帝的孩子, 而是威胁他皇位的敌人, 皇帝年高,惧怕死亡,更惧怕失去权利, 因此紧紧的握住手中的权柄, 谁要是敢觊觎, 那谁就是敌人。

等大皇子、太子两败俱伤, 东昌伯府这个左右摇摆、不忠心的臣子也该付出代价了,平息粉饰皇帝的怒火。

从友人的书信, 以及邸报中可判断,如今大皇子、太子二人剑拔弩张,最后决战就快来临。

东昌伯府在劫难逃,重则抄家灭族,轻则流放偏远之地,是死还是流放,全在皇帝一念之间。

严县令虽预判了结果,却无法影响大局,只能在小处改变,比如将女儿提前送走。

而且,严县令判断,这皇位的最终胜利者很可能被名声不显,低调有孝心的四皇子摘走。

既然严县令有此判断,为何不投靠四皇子呢?不是严县令不想,而是东昌伯府的名声坏了,且被关注,四皇子不想沾染上,被关注。

且严县令的才能、价值也不值得四皇子冒险,可替代性太高。

虽然改变不了大势,但严县令还是想搏一搏,不甘就此覆灭,于是偷偷变现了一大部分家产,将它送给了宫中的总管太监靳九,只求能保住一命。

其余的财产,除了留下应付抄家的,剩下都悄悄的让忠仆带走,在流放路上策应。

抄家比预想来得快,严县令刚将忠仆打发走,从京都而来的抄家队就来了。

严县令是渤海郡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