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席,除了邀请交好的人家,还在荣宁街办了七天的流水宴。
宴会后,贾敬特意来了荣国府。
荣庆堂内,贾母、贾政、贾敬三人对立而坐。
“叔母,珠儿的前途不可限量,咱们可不能耽误了他。如今政弟在工部,珠儿就不能进翰林。”
“非翰林不入内阁,为了珠儿,政弟你就辞官吧。”
贾敬是贾家的族长,为了贾家前途,这个坏人只能他来当。
贾政在工部当了十几年的员外郎,同期的官员早就升职了,只有贾政稳的一点没动。
贾政的前途肉眼可见的暗淡,还是退下来给珠儿让路吧。凭贾珠的本事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超过贾政的官位,要是贾政不退下,贾珠就无法上升。
在大荣朝讲究孝道,父子同朝为官,儿子的官阶是不能超过父亲的。
大荣朝有规定,父子、兄弟等亲族不能在同一个地方任职,如今贾政在工部,那贾珠必定不能在京都任职,最有可能得就是到外地当个县令。
听到这话,贾政沉默,贾母低头沉思。
“政弟退下来后,就让他负责族学。族学意义重大,是贾家的根基,事关百年传承,而政弟又培养了珠儿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是最合适的人。”
贾母看了一眼贾政,叹了一口气,拍板决定,“老二,你明天就去辞官。”
贾政不情愿的答应。
贾政的辞官很顺利,一递交辞呈,工部尚书就批准了。谢修参加完答谢宴后,有一个月的探亲假,谢修需要回金陵祭拜祖先。
回去时,谢修将贾琏、元春都带上了。
本以为祭奠完祖宗能够好好玩耍一番,可惜金陵的族人太不争气了,不仅在族内欺压孤寡,还在外边仗着荣宁两府的威名欺压百姓。
贾珠直接一封信告到了族长贾敬那里,贾敬让贾珠全权处理,还把贾珍派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