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后可不和他玩了,跌份。”
……
“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我奶兄的同乡的表弟就住在荣宁街后巷,荣国府的奴才嘴上不把门,什么都往外说,他住在哪儿可听了不少隐秘。”
“这些消息,在下人间都传遍了,只是没人和主子说罢了,他们关系套关系,早就织成了一张大网。”
“就是知道了这事,我母亲还把家中的积年老仆放了一批出去。”
贾母听到这些话,气的脸黑,手都有些颤抖,鸳鸯不住的给顺气,外出方便的贾琏一进来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画面。
“祖母,您怎么了?”贾琏焦急的问。
“回府。”贾母气冲冲的说了一句,带着鸳鸯就往外走。
“祖母等等我。”
上了马车,贾母平复了心情,突然问贾琏怎么看待家中的管家,贾琏一顿夸赞,“赖管家忠心敬业,勤勤恳恳。”
“那你觉的府中的管事、下人怎么样,可有不妥的地方?”
“没有,都很恭敬、勤勉,这都是祖母打好的底子。”
一路低气压,到了荣国府,一路上仆人见到贾母都恭敬的行礼,但贾母就觉得轻浮,路过后院的大门时,从婆子身上闻到了酒味。
贾母脸立马寒了,回到荣庆堂,让人将赖大喊来,贾琏见赖大来了,居然自然的从椅子上站起来。
贾母看的火大。
鸳鸯见此,眨了眨眼睛,今日的琏二爷过分的知礼。
几天后,贾母以祈福的名义放出了一批下人,整个府中顿时清净了不少,当然放出的人中包括好几个管事。
赖管家一家也被贾母要去巡视私产,从此在没在荣国府出现过。
谢修适时的将自己编写的管家条例交给王夫人,王夫人看完连声喊好,与贾政商量一番就准备实施。
启用后,效果良好,不仅减少了王夫人的工作,还调动了下人的工作积极性。
经过这次调整,荣国府风气为之一清。
解决了内患,谢修开始苦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乡试中夺得头名,成了一位光荣的举人。
十六岁的解元,全大荣也没几个,王夫人笑的合不拢嘴,贾政兴奋的要大摆宴席庆祝。
贾母却一反常态的制止了贾政,“你也不看看外面是什么情况,京中有多少官宦人家参加科举,没中又有多少,珠儿得了解元是该庆贺,但不能太张扬,不要招眼。”
谢修中举后,在家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升,再次向贾政提出给元春请夫子,贾政同意了。
元春上了一段时间的课,整个人通透了不少。
“琏弟,你岁数也不小了,对未来有什么规划吗?”
贾琏被问住了,整天就知道玩闹,根本没想过将来,“我以后继承爵位后,还用干什么吗?”
“琏弟,就算不降等袭爵,爵位传到你儿子后就没了,你不想努力一把。”
“如今圣上对爵位可是很吝啬,你要不努力很可能爵位都传不到你儿子身上。”
贾琏被谢修几句话吓住了,“那我该怎么办?一看书我就打瞌睡,练武的苦我也吃不了,我该怎么办?”
“放心,我都给你想好了。”
贾琏虽然文不成武不就,但性格圆滑情商高,很适合搞社交拓展人脉。且贾琏又长的好,只要掌握一门风雅之技,就能将他包装成京城第一美男子。
“哥,你真觉得我行?”贾琏听完谢修的计划,摸了摸脸有些不敢相信。
“放心,只要你配合好,完全没问题。茶道是最适合你的,这个听着就高雅,且不容易露馅。”
“我找几个茶师傅培训你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