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尹看完,深深的吸了口气,各种猜想在脑中浮现,深觉自己倒霉,贼人怎么就挂在顺天府,应该挂大大理寺、挂到刑部呀。
事关重大,不是自己一个小小的顺天府尹能插手,立马带着东西就进宫。
看着府尹匆匆离开的背影,府丞抬头看了看天,要变天了。
皇帝听完后,十分震怒,朝中大员被暗杀挂于顺天府大门,朝廷威严何在?
对于顺天府尹提出要彻查信中提到大臣,皇帝迟迟未表态。
皇帝对于信中内容并不在意,也不想为护国公府翻案,但对于当朝大员被杀却很生气,要求顺天府限期破案。
护国公的案子是先皇定的,为了皇家威严,皇帝也不会翻案,况且护国公一家子都死光了,想必他们的冤情也没人在乎。
至于信中提到的大臣,皇帝则想着怎么利益最大化,其中有几个很贴心,自己想办但不好开口的都给办的妥妥当当。
这么贴心的臣子,真还不舍的。
这些信件就先留着,等哪天臣子不合心意了,就可以用这个将人拿下。
顺天府尹愁容满面的回了府衙,调集了最精锐的一批捕头开始查。
可惜,忙活了几天,一点线索没有。
顺天府尹愁的头发都白了不少。
过了两天,又有一个信上提到的大臣死去,顺天府尹觉得是护国公后人报仇,立马开始查护国公是否有后人。
经过详细查探,护国公无一后人存世。
接着护国公曾经的手下、同袍被查了个遍,也没查出有用的线索。如此兴师动众,敏感的都嗅到和护国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