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2 / 3)

查,发现居然有太上皇旧臣勋贵的影子。

皇帝想追回勋贵大臣将借的国库银子,这些人不想还,做出了这种事情。

寻粮船晃晃悠悠的终于抵达大荣,皇帝收到密报,十分高兴。待这些人进京,将寻来的良种献上,听说找到了一种产量极大,不挑土地的新粮食,皇帝大喜,立马赐名玉麦。

玉麦,也就是现代的玉米。

随着良种的出现,皇帝的威信大大提升,民间都传皇帝是真龙天子,是上天指定的,不然怎么会赐下这种高产良种。

良种队的人立了大功,全部升职加薪,在此次行动中表现突出的薛蝌直接从八品小官升到从五品。

薛蝌除了带回良种,还绘制了海图,将到达各国的情况编制成一本书,皇帝知道海外还有那么多国家,有肥沃的土地、有富饶的产物,立马筹备海军,建立商队。

“琏二哥,我听说赦老爷喜欢扇子,看上了石姓人家的一把家传古扇。最近朝堂恐有一番动荡,府上与四王八公旧勋贵联系紧密,可要注意不要卷入呀。”薛蟠提醒贾琏,

贾琏道了一声谢,立马赶回府中,查到父亲贾赦果然派人去谋夺石家的扇子,立马将人拦住,制止了这件事。

接着彻查荣国府,发现几个管家过得比府上都阔绰,尤其是赖大,还是许多欺压百姓的事,都是仗着荣国府干的。

还查到二婶王夫人放利子银子,用的都是贾赦的名帖,贾琏看到这些吓出一身冷汗,立即和王熙凤商量。

王熙凤立即回娘家找王子腾拿主意,王子腾刚巡完边回来,就要帮着解决王夫人的烂摊子,这个烂摊子还不得不解决,要是爆出啦,王家的名声就毁了,所有出嫁的未嫁的姑娘都将收到影响。

王子腾立即出手派人解决了王夫人放利子钱的事,将王夫人叫回训斥一顿,并让她拿出嫁妆银子弥补受害者。

利子钱解决了,下一步就是收回名帖,贾政自从上次被弹劾就搬出了荣禧堂,不过管家权还在王夫人手中。

学聪明的王熙凤根本就不接管家这个烂摊子,专心经营自己的店铺,王熙凤从边疆回来,就与仍在边疆的官夫人合作,将边疆的皮毛、药材、奶制品等特产运回京都售卖,生意做的风生水起。

名帖很好收回,难的是处理家中管事豪奴,这些人都是家中老人,德高望重不好处置,况贾母又非常看重这些人,贾琏无能无力。

找到薛蟠拿主意,薛蟠给出了个先斩后奏的主意,让他跟柳湘莲借几个人,直接抄家。

贾琏听劝,在夜间雷霆行动,抄了几个管家,得到的银子财物直接拉到户部还了欠银。

行动完,自然被贾母、贾赦臭骂了一顿,还罚跪祠堂。

皇帝的报复来的又快又狠,贾琏才从祠堂出来,宁国府就被抄家,除了宁国府还有几个旧勋贵,不是荣亲王一党,就是太上皇拥趸,为难过皇帝的。

见到宁国府顷刻间倒塌,贾琏出了一身冷汗,幸亏薛蟠及时提醒。

贾琏虽然做了这么多,荣国府还是受牵连,自以为聪明的元春高密秦可卿的事情,荣国府被夺爵贬为平民,幸运的事贾琏的官还在,没被罢官。

春到了秋,秋到了夏,时间斗转星移,如今薛蟠的儿子都一岁了,薛宝钗还有一个月也要出嫁了。

今天是宝琴、薛蝌出孝的日子,除服仪式后,宝琴、薛蝌就可以张罗订婚成家了,如今薛蝌都已经二十多岁,宝琴也十八了。

皇帝突然下旨要选秀,所有没定亲的官宦人家的小姐都要参加,宝琴的年龄正好卡在上限,也要参选。

宝琴容貌出色,又擅长管家,薛蝌在外的这些年,薛柏一房的田产被宝琴打理的特别好,淑妃看上宝琴的能力,宝琴被赐婚给五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