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的颜料毛笔、几大箩被水泡烟熏过的废书,还有一墙角奇形怪状的手制品。
我从中选了个小怪物,抱起来细看,瞧着有点像个瓦力,雕着骑鹤的神仙,只上了一半的色。我学他方才的模样拍来拍去,没拍得出玄机,随手放下,又去看那堆废书。
也不知过了多久,才闻足音由远及近,我忙坐回椅子上,见是肇先生也踱来了大堂。
他见我拉长脖子往他身后瞧,啜了口壶嘴,道:“我替沈公子施了针。让他一个人养养神罢。”我冲他感激地拱一拱手:“辛苦肇先生,沈公子伤情如何?”肇先生也不还礼,径往墙角走去:“他伤情如何,外行人也听不懂。好好将息数月,老实吃我开的药就是了。”
怕就怕他不肯老实呆着。
我正苦笑,却见肇先生哪双碧蓝的眼珠正上下打量我:“看秦公子身姿功架,也是江湖客。”说着放下茶壶、拾起笔来,从那堆未完的什物里捞出一件,画两笔,就丢下再换一件。
他笔尖只有一味太白,画了波涛上的飞沫,再画美人鬓畔的珠钗,染罢海棠花心的淡蕊,又点猛虎睛中的精光。画过一轮,换了只大毫去沾赭黄:“我年少时也慕侠,练过几天棍棒拳脚。但越长越觉得可笑。江湖客力强则自炫,气勇则好斗,唉,于己无聊,于世无益。”
这也太伤害我的职业自豪感了,我忍了忍,没忍住,辩道:“侠客成人之美,赴人之困,路见不平上去铲,总不至于如此不堪吧?”
肇先生约摸想不到我会还嘴,笔下一挫,接着又继续涂抹起神仙衣袍:“最坏就是这句路见不平!侠客一己之尺,度天下的长短,若不顺他的意,轻则殴辱,重则杀人。可世上分明有可绳众生的大尺度,叫做王法!”
捣鼓了一屋子机关兽,没曾想你还是个法家。我七成嘲讽,三分真惑,问道:“如今还有王法哪?”
他倒也坦率:“如今国势衰靡,文恬武嬉,王法自然有,只是无人去伸。但匹夫除一小不平,又要牵连出多少大不平?真正的大不平,谁又能除之?”
这话好似一锄,火星四溅,正劈在我胸中块垒上。
那是京观般冻在一起的大河和冰雪,饿殍与头颅。
我不由道:“那又要如何才能除这大不平?”
肇先生慨然一笔,落成金光,万点闪烁在龙鳞上:“愚见方才你也听到了。读书便能济世,这是汉人最聪明最好的办法。我武祖雄才韬略,也开了科举,可恨真皋人愚钝,不解大义。汝辈汉人当懂,为何又要辜负这兵不血刃,除大不平的机会?”啪的一声,他把手中笔掷回几上,在红漆几面是污了偌大一团:“濯秀再势大,也不过一城一山!以沈公子的精明,若能为官,未必不能活拓南一道的百姓。可惜他偏要当个游侠儿!”
我大笑起来:“可依我看,沈识微哪怕不做江湖客,也当不了官。”不知为何,觉得心血翻涌,嗓门也放大了:“这厮瞧着玲珑八面,但其实一肚子愤世嫉俗,加上这目无余子的德性,在官场里扑腾,我怕他要憋屈死。”
最糟糕是脑袋后面有点尖。这厮天生反骨,谁能挫得平,磨得光!
肇先生嗤的一声讥笑,我俩都觉得彼此荒谬,索性互不搭理。看来得问问徐姨娘秦湛的八字,看是不是和沈识微刑克,不然何至于才几句话,就和他信得过的朋友互相给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