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听雨的论文赫然就在其中,这篇全新领域的论文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

《新闻联播》以及《国民日报》《华国日报》纷纷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时听雨一时风头无两。

这天外交部那边接到了米国请求派遣留学生到华国学习刑侦画像的公函。

他们有些惊讶,对方一向瞧不起他们华国, 这派留学生过来学习新东西还是头一次,之前两国的交流生不算。

对此,领导、外交部、公安部以及教育部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会议。

会议决定同意米方请求,但也是有条件的。

会议上罗列了一些条件和要求,到时候好跟米方进行谈判。

这次的主动权在他们。

公安大学跟普通的大学不一样,但是别国派遣留学生过来的事情有例可循。

五六年的时候,越国就派了十名留学生和两名翻译到华国公安学院学习。

这华国公安学院便是华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前身。

所以事情并不复杂,只是还是要对这些学生保有警惕性。

时听雨接到通知有米国的学生要过来学习刑侦画像的时候,十分意外,想到前段时间刚刚发刊的学报, 她大致猜出了事情的原由。

第375章 碰壁悔断肠

金陵公安大学收到通知的当天,安校长就找时听雨、学校干部以及公安部的同志一起开了个碰头会。

公安部同志笑着对时听雨道:“时教授, 关于留学生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 但对方毕竟是米国人, 咱们能教的有限,两国国情又有些不同,所以这其中的分寸要掌握好。”

时听雨看着公安部的同志,从对方话中听出另外一层意思。

她简单总结了一下,就是对米国的留学生要有所保留, 核心内容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甚至连理由都给她找好了,米国和华国的国情不一样, 有些理论国内适用,但国外不一定适用。

见时听雨没有说话, 安校长轻咳一声,朝她使了个眼神,示意她公安部同志话中有话。

时听雨冲着安校长点点头,这么长时间的默契还是有的。

见时听雨点头了,安校长就知道时听雨肯定是明白了公安部同志的意思了。

时听雨对公安部同志说道:“您放心, 我一定把握好分寸, 米国跟咱们华国的国情确实不同, 两国人的认知和表达方式也不同, 他们能不能学会,单看个人领悟了,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嘛。”

在场的人脸上均是一副满意的笑模样。

会议结束的时候,公安部的同志还跟时听雨亲切地互勉了几句。

人走后, 安校长才道:“公安部那边的意思你知道就行,就像你说的,两国国情不同,对方语言也是短板,能领悟多少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时听雨表示知道了,而后问道:“留学生会来几人?什么时候到?”

“这次的留学生会来十人,应该是下学期开学的时候到,他们提前到的时候可能需要时教授你过来一趟。”

“这个没问题。”

米国的这个决定稍显仓促,所以人选并不能一下就确定好,等到他们确定好人选, 这边也差不多到暑假的时间了,所以过来留学的时间才会定在下学期九月份开学的时候过来。

离对方过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 时听雨便也不着急了。

这几天的空闲时间, 时听雨都在认真画画。

偶尔休息时候,也会在去过画廊后由陆卫国带着到周边一些风景好的地方采采风。

金陵这地方是六朝古都, 遗留下来古建筑不少, 给了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