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听雨慢慢打开字画, 上面笔力遒劲地写着鸿业博兴四个大字。

她比划了一下,正好可以挂在店里收银的后面。

这么好的字要是挂到别处,再被人给看上要买走就不好了。

时听雨原本还想着吴老先生是怎么知道她开画廊的事情的,随后她在吴老先生寄来的信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她开画廊联系的画家,有一些是美术家协会的人, 他这做会长的自然而然就知道了。

信中,吴老先生还颇为埋怨地说了时听雨太见外了,这样的事情应该早点跟他说。

时听雨并不是没想过要把开画廊的事情告诉给吴道成知道,只是对方远在京市,告诉了他,他再千里迢迢地过来要参加开业典礼就不好了。

对方年纪也大了,她确实不好让他老人家操心。

只是没想到对方最后还是知道了。

信中,吴道成再次邀请时听雨加入华国美术家协会。

现在时听雨要开画廊,最顶尖的画家可都在美术家协会里呢,这是现成的资源。

时听雨看对方言辞恳切,又想到了自己的画廊, 便同意了。

当天便给美术家协会打去了电话。

吴道成接到电话的时候十分高兴,他让时听雨寄了照片过去,好制作证书。

吴道成的动作很快, 时听雨的照片寄到后, 他就给盖上钢印了。

几天后,时听雨就收到了华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证书。

崭新的一个红本本,让时听雨正式打入了华国美术家的圈子。

吴道成的两幅画以及齐教授田教授的画,时听雨都给放在了二楼。

定价是她和几位供画者商量后定下的。

不知不觉,画廊也被一幅幅大小不一风格各异的画作占据。

时听雨根据画作色调、等级、风格以及画作内容等进行了分析安排上墙。

等到全部搞定, 原本空荡荡的画廊已经变得丰富了起来。

画作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有风景、有人物也有花鸟。

连时听雨选出的五幅学生作品,在这画廊中都变有光环了一样。

时听雨把开业的时间定在了四月十八号。

那天刚好是休息天。

只是还没等画廊开业,时听雨却等来了一个来自京市的信封。

信封比一般的信封要大一些,等到时听雨拆开才发现原来是三八红旗手表彰大会跟领导的合影。

陆母一看是照片当下就坐不住了,腿脚灵活地跑了过来伸长脖子看着。

时听雨识趣地把相片递给了陆母。

陆母难掩激动地把自己的手在身上擦了又擦,这才颤抖着接过照片。

照片中,时听雨就站在领导的旁边, 可以说占据C位,让人一眼就能看到。

陆母心中的澎湃无法诉说,只能一遍遍地说着好。

她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儿, 才想起来要将照片放起来。

她小心地把照片递还给时听雨,自己则是拿着相框,把中心最显眼的位置腾了出来。

“小雨,把照片拿来比划一下,看看这么大地方够放不?”

时听雨把照片抵在玻璃前比划了一下, “妈,您留的地方有点大了。”

陆母又把照片倒腾了一番,最后才把照片放进去,这次大小刚好。

弄好后, 陆母把相框重新放回了墙上,她则是在相框前站了好久。

一颗激动的心久久无法平复。

这件事情陆母并没有说出去,可很快该知道的人还是知道了。

她不说出去,可总有人过来串门的。

一传十十传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