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这边有嫂子的读者来信,太多了,大娘和嫂子不好拿,放着让您给带回去。”

陆卫国往对方指的方向一看。

豁,好家伙,这么多?

面对陆团长疑惑的眼神,卫兵郑重地点了点头,“这三麻袋都是。”

陆卫国也没说什么,一手一个扛了起来。

剩下的一袋得再回来一趟才行。

要说重量,他三个也不是拿不动,主要是体积有点大,不好着力。

此时的陆母正在做饭,看到儿子扛了两麻袋的东西回来,立马迎了上去。

帮着他小心地把麻袋卸下来。

陆卫国道:“这信还挺有分量。”

陆母得意地开口:“那可不,这都是荣誉,自然重。”

把东西拎回堂屋,陆卫国又去了门口一趟,这才把信全部弄了回来。

时听雨大致收拾了一下信,初步估算了下数量,两千封不到,但也有个一千大几百封了,这还是出版社大致给筛选后的结果。

第208章 时父时母放大招

把信件一摞摞地拿出来放好,时听雨他们就赶紧吃饭了。

怀孕三个月后,时听雨明显感觉自己的饭量渐长了,一时也受不得饿。

好在现在有陆母在,饭菜都很及时。

三人吃过饭后,开始看信。

信中读者的一句句喜欢和赞美都让人心情愉悦。

她一口气看了十几封都不带停顿的。

这时,拆信的陆母咦了一声,“小雨,这信里咋还有钱呢?”

陆卫国和时听雨朝着陆母手中的信封看去,那里居然装着好几张大团结。

陆母数了一下整整五张。

这可是五十块钱啊。

陆母惊呆了,“这谁家孩子啊?有钱也不是这么造的。”

陆卫国接过了陆母手中的信封,发现地址居然是他们老家前西大队。

再一看,好家伙,这名字熟啊。

夏杰。(见133章)

那个喜欢看连环画的男知青,当初陆振牵利剑去玩,他就是围观利剑的知青之一。

陆母也是知道这个夏知青的,只是没想到他还是小雨的读者呢。

时听雨也没想到对方会在给她的读者信中寄钱。

营区的地址一般除了军属外很少有人知道,也难怪他没有直接写信过来,而是寄去了出版社。

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一个男同志单独给女方写信实在是容易让人误会。

时听雨对陆卫国道:“你看看信里面都写了什么。”

陆卫国把信递给了时听雨。

时听雨忍不住轻笑了一声,这男人这时候还挺讲原则。

那些读者来信,他看的光明正大,不过这个夏杰毕竟是认识的人,他就没有直接看。

时听雨接过了信,看了起来,最后把信递给了陆卫国,“这钱夏杰说给利剑买好吃的。”

见媳妇的眼中真的是不在意,陆卫国这才看了起来。

信中大篇的文字表达了夏杰对利剑的想念,夏杰还说了自己回城的事情。

表示回城后估计就没机会再见利剑了,所以他寄了五十块钱,让时听雨帮忙给利剑多买点好吃的补补。

信看到最后,陆卫国发现在此致敬礼后还有一张纸,翻开一看居然是一张利剑的画像。

“媳妇你看。”

陆卫国把画像递给了时听雨。

时听雨这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还漏看了一张。

这张利剑的画像是素描,但是笔触细腻,把利剑身上皮毛的质感表现得十分好,一看就是有绘画功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