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我不会去美国定居的。”沈以安正色回应。
听了这话,林曦才安心的点点头,“那就好。”
“再见!”她最后告别道。
回到家中,只见沈念曦若有所思的低着头,眉梢隐有些许不安。她于沙发上促膝而坐,似乎是在等他。
门一开,听到熟悉的脚步声,沈念曦瞬时抬起明亮的星眸。迫不及待的走上前,扑入了沈以安的怀中,紧紧抱着他不放手。
沈以安无奈,只得半哄着让女儿先好好坐下。
可一坐下,沈念曦还是依恋的靠在了他肩上,秋水明眸柔情而缱绻,她撒着娇,柔声低语:“爸爸,我舍不得你,不想和你分开。”
沈以安一手揽住女儿的肩,眉目含笑间,也带了几分深深地不舍,他语调温柔而从容的安抚她:“我希望,你将来能走得更远。”
这也是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无限期望。或许,他们无法在年岁上并肩而行,但心却始终追随她,与她同在。
沈念曦听后怔了怔,良久不语。她忽而从父亲怀中起身,站起来目光肃然的注视着他,无比认真的说道:
“沈以安,无论我将来走多远,你都要一直陪在我身边,明白吗?”
沈以安不由一笑,目光温柔而坚定,回应她:“好,我答应你!”
0045 第四十五章 结局
四年之后,金碧辉煌,富丽典雅的大厅,数十盏水晶吊灯映出的光,如明月一般皎洁清亮。
抬眼可见的浮雕与壁画精致古典,具有浓厚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置身这艺术的殿堂,既能亲切的感受到璀璨绚丽的文明之美,也不乏庄严肃穆之感。
宽敞明亮的厅中,坐无虚席,来者除爱好乐曲的人之外,其中也不乏一些音乐批评家、鉴赏家。
今日演奏的,是取材自中国的民间小说,结合了越剧等戏曲素材,兼具东方文化,以交响乐为表现形式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乐团早已于中央的台上严阵以待,首席演奏家笔直优雅的伫于最前,只等音乐指挥家宣布开始。
其间,沈念曦一手执琴弓,一手抱琴,坐于乐团之中,在这一安静时刻,她心中有些激动和紧张。
如此庄重盛大的演出场合,自然已参加多次,但今日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这是她第一次与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同台演奏,虽然只是弦乐组之一,但作为一个音乐人,也深感荣幸之至。
彼时,沈以安端坐于台下微微仰望,澄澈清明的目光中,满含欣慰与喜悦之情。在这一瞬,她明眸顾盼,于众多人群中,一秒便寻到了耀眼的他,如清风晓月,淡然高华。
悄然相视间,她隐隐泛起微笑,随即收敛心神,专心致志的盯着曲谱,准备演奏。
台下的听众屏息凝神,短暂的静默片刻之后,只见音乐指挥家轻盈的扬起,将那流传千古的凄美爱情哀婉诉说。
几声清幽缥缈的竖琴如高山流水,而后一曲轻灵悠扬的笛声,彷如春日的鸟鸣,为人们展示出一种清光明媚,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生机盎然的景象。
随之深情柔和的弦乐,配合着小提琴独奏的韵律,缓缓流淌,绵长浓厚之中,蕴含着一丝哀伤。
笛声清耳悦心,大提琴的音调柔和婉转,层层递进。音符于听者的心弦上轻快的跃动,旋律转为明动悠扬,如蝴蝶振翅,于空中自由自在的飞舞。一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书院同窗三载,从初识到相爱,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乐曲的节奏突如其来的由快及缓,大提琴声悠远深长,千回百转,与小提琴声一唱一和,彼此委婉诉说着分离的无奈。十八相送,长亭惜别,凄然不舍。
哀伤的小提琴声如泣如诉,低沉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