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前车之鉴啊!
老祖宗不禁又想起了那个抄家的梦,连祭屋祭田都准备上了,乘着自己还活着,再多为张家的未来打算吧……
老祖宗说道:“武安侯要接九指一家出去,血亲相帮,这是佳话,咱们不拦着,不当恶人。赎身银子就算了,张家不缺银子使。只是有一句话,希望武安侯府记得,张家这些年给了九指一家一碗安生饭吃。将来我们张家若遭了难,如果可以的话,给张家后人一碗安生饭吃。”
老祖宗点头了!如意忙道:“我记下了,这就去给武安侯府传话。”
如意和吉祥骑着快马到了武安侯府,把老祖宗提的条件转告给了武安侯和世子郑纲。
武安侯提笔写下了“应诺”二字,盖上了武安侯的印章,交给了如意和吉祥。
虽然只是一张轻飘飘的纸,承诺又何止千金呢?
如意把纸传递给老祖宗。
老祖宗细细看了,然后,居然当着如意的面,把纸给烧了!
如意大惊:“老祖宗!您这是”
老祖宗却笑道:“有承诺即可,这纸若留着,将来张家若真遭了事,反而会连累武安侯府,到时候人家忙着自保,如何腾出手帮我们?若人家不守承诺,张家留着这张纸也无用。故,烧了纸最好。”
第140章 第一百四十回:于心安处便是吾家,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如意奔走了一整……
第一百四十回:于心安处便是吾家,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如意奔走了一整天,终于把胭脂一家三口的身契拿到手了。
四泉巷,胭脂的家, 如意把身契给了郑纲,“等正月十六顺天府衙门开了印, 就可以拿着身契消了奴籍,从此一家都是平民百姓了。”
“多谢如意姑娘。”郑纲收好身契,“这事我去办表姐夫,如今你们全家已经不是西府的家生子, 四泉巷是不能住的, 要搬家。”
“武安侯府在北城什刹海银锭桥那里有一座别院,一应家具陈设都是齐全的, 离西府走路不到一个时辰,离如意吉祥这些老邻居们不算太远,表姐夫打算什么时候搬?我来接你们。”
离别来的太快了, 九指就跟做梦似的,说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等我和邻居们最后吃个团圆饭话别, 开了年就搬, 房子家具都是西府的,能带走的东西一辆车就能装下。”
郑纲点点头, 再次谢过了如意,“我该如何感谢如意姑娘呢?”
如意说道:“帮邻居得到自由身,心甘情愿, 不用谢。我们四泉巷邻里之间一贯如此, 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 若是谢来谢去,这得谢到猴年马月去。”
郑纲说道:“这是你和我表姐夫一家的情义,我还是要谢你的。”
话音刚落,吉祥进来了,拦在了如意前头,说道:“我也有功,郑总旗怎么不谢我?”
郑纲说道:“下次打仗冲锋,我冲到你前头。”
吉祥笑道:“你是骑兵,我是步兵,骑兵本来就应该冲在步兵前头,这个不算。”
郑纲问道:“要我如何谢你?”
吉祥说道:“还没想好,等想好再跟你开口郑总旗赶紧回去吧,武安侯还在等你的消息。”
郑纲辞别众人,如意想起了什么,说道:“哦,对了,老祖宗看了武安侯的承诺之后,就把那张纸当着我的面给烧了,说相信武安侯的信誉,不必写在纸上。”
郑纲又谢了如意,“……我会告诉我父亲的。”
吉祥说道:“赶紧走吧,雪越来越大了,我送送你。”
吉祥拉着郑纲出了门,还贴心的帮忙解开了栓马绳,“郑总旗,请上马。”
郑纲飞身上马,还要说什么,吉祥一拍马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