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秋葵,如意想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胭脂,就去了胭脂家里。
胭脂家门口有个煎熬的炉子,药罐子已经离了火,但还没有倒出药汁,如意就顺手把药汁滤进了碗里,掀起门帘,把药碗端进去,看到胭脂九指在和郑纲说话。
“郑总旗来了九味羌活汤熬好了,”如意将手腕贴在药碗上,“冷热刚好,快把长生叫醒先要他吃药,凉了就没效了。”
郑纲见到如意,顿首打了个招呼,“如意姑娘好本事,若不是你找了薛嫂这个官牙,我们解救不了长生。”
如意心道:什么你们我们?我和胭脂一家才是“我们”好吧!
如意嘴上还是很客气的,“是我母亲提醒我这么做的,我才多大,想不到这些。郑总旗仗义,当即拿出五百两银子当悬赏。”
郑纲说道:“我是他表舅,理应如此。”
“啊?”如意没想到郑纲知道此事,更没想到他会当着胭脂的面说出来。
九指说道:“这事我们已经告诉胭脂了,如今,你和吉祥,还有胭脂都知道。”
如意局促的看着胭脂,“我……”这事如意一直瞒着胭脂,如今纸包不住火,胭脂知道了,如意一时不该说些什么好。
胭脂轻叹一声,走过去接过如意手中的药盏,放在桌上,“我不会怪你们瞒着我,你和吉祥信守承诺而已。不过,我真的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失落。这些年我一直吃饱穿暖,没有冻着饿着,家庭和睦,邻里关系也好,还有你们这些一起长大的好朋友,我已经很知足了 ,现在还有个好表舅,这日子,比张家很多女孩子都要好啊。”
从小到大,胭脂总是被人夸赞是个懂事的姑娘,她善解人意,总是考虑别人的心情,不希望对方难过。习惯付出,把自己的感受深深的埋起来。
比如对面不知所措的如意,胭脂不会怪她隐瞒,反而会暖言安慰她。
比如面对红霞哽咽的说自己全家都要成为二小姐的陪房,远去南京,她无法履行和胭脂相伴一生的许诺时,胭脂短暂的震惊之后,说可以学如意给王小姐写信,说你将来要坐一个月的船去南京,你晕不晕船?我给你备些药……
胭脂这样的女孩子,若遇到的是冷漠的家人、认识的是自私的外人,她的付出和体谅会被人当做习以为常,被忽略,甚至被嘲笑,她的一生都会被周围的人吸干,会穷困潦倒,连尸骨都无人收。
然而胭脂的善良总是遇到珍惜她的人。
如意拉着胭脂的手,鼻子酸酸的,胭脂越懂事,越是让人心疼她。
郑纲说道:“如今我表姐夫身体不好,在澡堂晕倒,大夫诊出了心疾,医嘱要好好休息,不能操劳,这下家里有了两个病人,再拖下去还不知会出什么事端。我想和张家谈谈,接外甥全家出府休养,最好能够赎身,但没有门路,思前想后,只有如意姑娘能够和老祖宗说上话。”
如意看着越发端庄美丽的胭脂,比红霞还漂亮,如意也担心这么美丽的花朵会被人盯上,心想如果胭脂能够出府,有武安侯府这颗大树庇佑当然比在颐园当丫鬟好。
但是……
如意说道:“张家当家人是老祖宗没错,但胭脂一家毕竟属于西府,西府的侯爷和侯夫人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是真管事,不像东府的侯爷侯夫人万事不管,大事靠老祖宗拿主意,家事靠二小姐和大少奶奶料理。”
“西府里外的事务都井井有条,侯爷主外,崔夫人主内,这些年来,老祖宗对西府很放心,一直不过问的事情。所以,胭脂一家的事情是越不了西府的侯爷和侯夫人的。”
郑纲忙问:“如意姑娘能够和西府侯夫人说一说此事么?”
如意说道:“为了胭脂一家的前途,我当然乐意去传话,只是……郑世子的意思就是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