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1 / 2)

杨数答应了,两人举杯换盏,尽兴而归。

晚上,如意和如意娘都歇在鹅姐家里,如意娘和鹅姐都在灯下给吉祥做袜子聊天,如意在另个一个炕桌上练字,心想,反正也是写字,不如给就王延林写信吧!

如意第一次写信,不知道写啥,开头写了个“见字如面”就顿住了。

想了想,自己就生活在颐园这方小小的天地,偶尔回一趟四泉巷家里,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够得几日自由,和胭脂红霞出去玩几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样的日子好像没啥可写。

那就写家里炸厨房、铁锅飞到屋顶、锅盖滚到井亭、麦子粥糊了一墙的趣事吧!

写完这些,觉得字有点少了,民信局的递送费那么贵,反正两张纸是一封信,二十张纸也是一封信啊,写少了怪可惜的。

于是,如意把最近在颐园放风筝、荡秋千、在长寿湖泛舟、钓鱼等等事情,连最近闹人的柳絮害得她打喷嚏的也都写上去了。

次日,乘着吉祥要回豹子营,如意把信交给他,要他送到街上的民信局。

民信局是按照每天行进的距离收费,最贵的是八百里加急,平均每天行程有八百里,在徒经的每个城市的信局之间用快马昼夜不停地接龙似传递,最快四天能到苏州。

但是这个很贵,一封轻飘飘信就要四两银子,是如意两个月的月钱呢。

最便宜的是日行五十里,需要六十天,这个时间又太长了。

吉祥最终选了个日行一百里的,大概一个月到苏州,花了五百钱。

故,苏州的王延林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已经是夏天了!

第117章 第一百一十七回:为避祸张家敲警钟,七月半群芳来纳凉夏天西南季风……

第一百一十七回:为避祸张家敲警钟, 七月半群芳来纳凉

夏天西南季风起,不过杨数因忌惮倭寇,谨慎起见, 并没有组建商队出海去东洋扶桑国,乘着得空, 在各处游历,感受各地的风土人情。

刑部的判决终于下来了,这是个无头案,但又必须结案, 判决就很荒唐, 说曹祖诬告张家私藏龙袍谋反,是曹祖关在监狱里一个月后, 关得发疯了!一切都是疯子的臆想,发疯乱说的,背后无人指使。

至于为什么曹祖敲了登闻鼓之后当场吐血身亡, 就说他得了很严重的肺痨,吐血病死的。

这个判决一看就是为了结案而结案。但是,京城每个月都有更热闹、更离谱的事情发生, 在街头巷尾充当做谈资, 一件事接着一件事,一会是山东、河北那边闹土匪, 连官银都敢打劫;一会是宁夏那边安化王朱寘鐇起兵谋反!

这一次正德皇帝派了张永张公公去平定安化王叛乱,顺便把组建了半年的豹子营也带了去,以实战练兵, 吉祥, 赵铁柱,还有武安侯世子都在其中。

林林种种, 目不暇接,即使曹祖诬告案闹得如此轰动京城,也很快被人们抛之脑后。

所以,当刑部对曹祖诬告案做出了正式的判决,除了最倒霉的曹鼎还在关心之外,几乎已经无人在意了。

结案意味着曹鼎不用留在京城听候刑部随时的传唤,此事就此揭过,他可以回通州宝源店继续当掌柜了!

临走之前,曹鼎对西府侯爷千恩万谢,感谢侯爷的栽培,没有因他生父的胡作非为而撤了他掌柜的位置。

西府侯爷把刑部的判决看了一遍,皱着眉头,“你是我张家的人,早就签了死契,生死都与曹祖无关,我不会因曹祖诬告张家而迁怒与你。”

“可是,这刑部的判决也真真可笑,曹祖的尸格填写的是中毒,判决成了肺痨;还有那个经常给曹祖送饭的猪倌,只字未提,至于诬告张家的背后主使之人干脆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