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2 / 3)

“我娘用什么做豆腐,包括做其他的菜,四泉巷的帮忙的婆娘们都知道,我娘从不藏着掖着,都告诉她们了,那有什么秘方。我娘常说,人这辈子,都是烦心事多,开心事少,什么东西最简单、又能让人马上开心呢那就是吃好吃的东西啊!”

一说起亲娘,如意就合不拢嘴了,如意娘是她最爱的人,“我娘说,我就一个人,能做的好吃的有限,大家都学会做了,就能让更多的人开心,这也是一种行善积德,积攒福报,这不比去寺庙捐香火钱强?”

听得王嬷嬷都暂且住了筷子,说道:“一个厨娘有这样的见识,不错不错,难怪养出你这样的女儿。给上夜的女人们说情,晚上添灯油补贴六十钱,一般人,那会想到这个。你们母女在这方面还挺像。”

有人夸如意娘,比夸自己还高兴,如意说道:“我娘不藏私,现在四泉巷有几个婆娘做的花馍馍和炸麻花也很能拿得出手了。今年快过年,我娘在腊月里忙着给几户人家做大席,没空蒸花馍馍、炸麻花,就是这些个婆娘做好了,送给我们家,一样的好看又好吃,这就是我们得到的福报嘛。”

“再说厨艺不比其他,一些复杂的菜式?*? ,就是知道调料配方是什么,一千个人做出来就有一千种味道,靠天分和勤奋,跟秘方没什么关系……”

如意滔滔不绝,说的“天花乱坠”,使劲夸赞自己亲娘,她能说一天一夜!

这下把王嬷嬷都说动心了,同样一道锅塌豆腐,如意娘和大厨房做出来的味道高下立判,舌头是骗不了人的,好吃就是好吃。

加上如意卖力的赞美,生生把王嬷嬷的舌头都说的湿润了!生了口水。

王嬷嬷舌头先动,舌尖连心,然后心也跟着动了,想了想,说道:“豆腐,取多福之意,寓意好,咱们府里的年夜饭按照旧例,都有一道豆腐菜应景,要是能把你娘做的这道锅塌豆腐呈上去,像老祖宗这种喜欢吃软烂之食的一定欢喜。”

如意大喜,她知道母亲一直很努力的提高厨艺,想要靠自己的手艺出头,如果得了老祖宗的赏,那么母亲以后做大席的价格就水涨船高了。

为此,如意这三年有意和大厨房亲近,大厨房月底清账的时候忙不过来或者算几遍账目都对不上时,就要如意过去帮忙,如意拿起算盘直奔大厨房,有时候算到半夜也不叫累。

这都是人情世故,编织自己的关系,在颐园当差,靠的可不就是关系么。

关系这个东西,就像谈情说爱,即使郎情妾意,你也得用些心思去谈啊!那有躺着不动就能扯上关系的。

如意以退为进,心中期盼,嘴上却打起了退堂鼓,说道:“可是,大厨房不归咱们紫云轩管,咱们说了不算。”

果然,如她所料,王嬷嬷白了她一眼,说道:“大厨房的确不归我管,但是大厨房是不是也得找我外甥女领对牌、支银子?”

“我的话还是有分量的,你去跟你娘说一说,要她准备着,大年三十颐园的年夜饭,会有一道她做的锅塌豆腐。今天都腊月二十五了,没几天了。”

论关系,颐园谁能比得上王嬷嬷呢?

外甥女腊梅是东府大管家娘子,外甥女婿来禄是东府大管家这个来禄以前跟王嬷嬷一个辈分,三年前娶了腊梅,辈分就小了一辈,见到年纪比自己还小一岁的王嬷嬷,还要作揖行礼,叫一声姨妈呢!

以前来禄当钱库总管时,一直保持中立,周夫人的水果派和王嬷嬷的牡丹派都不沾边,现在,来禄嘴上说当然是听当家主母周夫人的,但实际上,已经身不由己,听王嬷嬷的话了。

没办法,裙带关系就是管用,即使只是不同床的、搭伙过日子的名义夫妻,也是夫妻啊!

就是两国交战,也能用裙带关系暂时把战火浇灭了,何况只是个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