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霞和胭脂都不知道内情,如意知道啊,如意说道:“抹儿从来没有恨过帚儿,她们在洒扫上的时候关系极好,不亚于你们两个。当时帚儿……东窗事发时,抹儿还问我帚儿的下落,有没有被打骂惩罚,还在关心她呢。”
胭脂红霞一起问道:“帚儿后来怎么了?”
如意装作不知道,说道:“天知道,之后三年,你们也晓得,我忙得像个陀螺似的,那里有功夫去追问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红霞说道:“我隐约听说帚儿被罚到田庄当农奴去了,谁能想到她当上姨娘,重新杀回来了呢。”
胭脂也很是感慨,说道:“各有各的命,自有天定,这老天爷平日一定很无聊,惯会捉弄人。”
一听命运捉弄,如意就不禁想到胭脂的亲娘……国公府的小姐,丫鬟的命,唉。
如意收回了思绪,说道:“今天二十五发月钱,横竖我会去东府走一趟,从腊梅姐姐那里把月钱支出来,我去腊梅姐姐那里打听是不是帚儿就是了。”
红霞嗔道:“你怎么又直呼我姨妈名讳啊。”
如意说道:“当着外人,我称呼她来禄家的,私底下,咱们都是自己人,还叫她来禄家的,都把她叫老了,总感觉这个称呼跟王嬷嬷一辈的,王嬷嬷是她姨妈呢,我还是叫她腊梅姐姐吧,反正这里没外人。”
红霞说道:“我有时候也觉得怪怪的,把她当姐姐,但她确实是我姨妈,哎呀,真愁人。”
这个话题确实沉重,如意连吃早饭都觉得没味道了,于是换了个话题,问道:“等到开年二月,大小姐要出嫁了,我听王嬷嬷的意思,要陪四个丫鬟和两房人家过去,你们两个如今都是大小姐房里的丫鬟,要把那四个陪出去?”
大小姐张德华今年十八岁,去年定了亲,是定国公徐延德(注1),徐延德十六岁就承袭公爵的爵位,张德华一嫁过去,就是原配嫡妻,定国公夫人,诰命比继母周夫人的侯爵夫人还要高出一个等级。
定国公这一脉,祖先是徐增寿,大明开国功臣徐达的小儿子。
大明永乐大帝朱棣的徐皇后,是徐增寿的姐姐。
当年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起兵靖难,和侄儿建文帝朱允炆反目成仇。
徐增寿毅然决定支持姐姐姐夫,时常搞些情报送给朱棣,就在朱棣带兵攻入京城的那一刻,暴怒的建文帝朱允炆杀死了徐增寿。
朱棣看着徐增寿的遗体,抚尸大哭。登基为帝之后,追封妻弟徐增寿为定国公,世袭罔替。
所以,定国公一脉,既是有军功的勋贵,也是正儿八经的外戚,之后的大明皇帝,都是徐皇后的后代。
张家是目前大明最显赫的外戚,和老牌外戚定国公徐家,算是门当户对。
大小姐张德华嫁过去之后,成为年仅十八岁的定国公夫人,诰命也就比老祖宗昌国公太夫人低一点点而已。
这是张家这三年来,为家族嫡长女张德华的婚事挑挑拣拣,所谋得最好的一门亲事,未婚夫不仅地位高,还年轻,十六岁就封了国公,与张德华十分般配。
别人家的小姐,嫁入豪门大多从孙子媳妇,甚至重孙子媳妇做起,头上顶着好几重婆婆,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还不能到公爵夫人这个品级。
张德华一嫁过去,就是定国公夫人,她的人生新起点是许多女人追逐一生都到不了的终点。
因而,大小姐亲事定下来之后,张家上上下下,没有不高兴的,尤其是王嬷嬷这个牡丹派的掌门,王夫人的一双儿女,嫡长子娶了夏皇后的三妹妹,嫡长女嫁给定国公,都是极好的亲事。
这门亲事,不仅仅是女婿门第高,定国公府就在西城,张家在北城,离娘家也近啊,步行的话,一个时辰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