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1 / 2)

原本,大明实行海禁政策,严禁私下对外贸易,只许朝贡贸易,也就是朝廷官方和外国的使团进行纳贡似的交易,外国的海商加入外国使团,以来朝贡的名义进行交易。

但是,当今正德皇帝登基之后,为了增加税收,就松动了海禁政策,开始默许大明的商人出海,和外国的商人进行对外贸易。

只需缴纳货物的十分之二,或者等价的税银,朝廷就放货船进入大明的港口,容许通行。

当然,由于海禁属于祖宗的规定,这个为了抽税而明显违反祖宗的做法,纵使年轻的正德皇帝也不敢直接说我要开海禁啊!

所以,目前朝廷一直咬牙不肯明说要开海禁,但是实际上已经默许放开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做生意,尤其是要做大生意,就必须要搞明白朝廷的政策的真实意图。而政策,尤其是和经济有关的,很少直白的给出来,而是需要做生意的商人们自行领悟、觉察,然后根据朝廷政策来调整自己的经营,这样紧跟朝廷政策的商人,才能觉悟到商机,提前下手准备,将来赚大笔的钱。

花卷,哦,现在该改口叫做杨数了,杨数就是这种商人,他本就是做洋货买卖的,敏锐的发现了商机,他要当海商,出海做买卖。

可是,做为一个家奴,是没有出行自由的,没有主人给的通关文书,家奴连顺天府都出不去,何谈出海啊!

幸好,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

鹅姐和鹅姐夫都认识曹鼎和曹娘子啊!

尤其是鹅姐和曹娘子,两人当年都是张家西府的小丫鬟时,就已经是手帕交、好朋友了,可以互相吹枕头风。

曹鼎现在是西府侯爷身边的红人,还是通州宝源店的大掌柜。

鹅姐夫把杨数介绍给曹鼎,杨数又把他这些年认识的洋货商人们介绍给了曹鼎,曹鼎给出极其优渥的条件,让这些洋货商人签了契约,把他们的货物、以及未来会运到通州张家港的货物储存在宝源店的塌房里。

这就是人脉关系,做生意,和后宅里的争斗一样,都是人情世故,都靠关系。

杨数给曹鼎的见面礼就是一笔笔生意,曹鼎当然对这个有本事的少年另眼相看,他“新官上任”,又恰逢冬天运河封冻,生意淡季,他急需用生意来在西府侯爷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啊!

所以,在鹅姐夫牵线搭桥之?*? 后,杨数表示他想出海当海商、需要脱奴籍,求曹鼎在西府侯爷那里说句好话的时候,曹鼎当即就拍着胸脯说道:

“贤侄放心,包在我身上,张家家奴上千,会做洋货买卖的只有你杨数是个尖。何况咱们都是西府的人,知根知底,还有鹅姐夫的人品作保,我一定帮你在侯爷面前美言,放你脱奴籍,方便出海。”

杨数大喜,连忙开出了自己的条件,说道:“我虽脱了籍,但没有根基在京城是做不了生意的,脱籍之后,我依然以张家人自居,所有出海的买卖,我愿意让出五成的利!”

杨数伸出一个巴掌,“五成的利,都归咱们西府。此外,我从海外带来的货物,都会储存在曹掌柜的宝源店塌房里,只要在塌房里达成的交易,宝源店都可以抽二成的利!”

杨数伸出二根手指头,在已经瞪大双眼的曹鼎面前晃了晃:“怎么样?曹掌柜?”

曹鼎紧紧握住杨数的手,“还能怎样?咱们一起发财吧!”

曹鼎忙不迭的去拜访西府建昌侯,把杨数的事情说了。

杨数毕竟以前是花姨娘的侄儿,西府侯爷是知道他的,他会做洋货买卖,还用做酸奶的法子,解决了女儿张容华喝牛奶涨气的难题这都是花姨娘吹的枕边风。

西府侯爷本来就很欣赏杨数,闻言杨数要把七成的利都给张家和宝源店,当即就同意放杨数脱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