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谈下得知对方想法的布加拉提并不赞同,他用温和且尊敬的神情看着对方:
“那不勒斯每一个人都对这个城市潜在的黑暗心知肚明,犯罪,吸毒,暴力……所有人其实都看在眼里,一清二楚。”
“但是,只有您将这些事情变为了如此触动人心的文章。”
“并不只是将看到的内容写了下来,您在里面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这是我,还有其他的读者都能够感受出来的事实。”
“唯有对这些现象深恶痛绝的人,才能够将每一个文字里注入如此浓烈到震撼的情感。”
布加拉提语气诚恳且激动,音调都上扬了不少,“这是了不起的才华,而您的文字……能够拯救人类的心。”
将少年和孩子们从犯罪的边沿拽回来,让踩进泥坑里的青年有了上岸的勇气,让麻木的居民再度拥有直视黑暗面的坚定。
直敲心灵的震撼是会接二连三的累积起来的。
人类有着天生的从众心理,而这种心理偶尔也并不一定是坏事。
一个人意识到了问题,不一定有站出来的勇气。
但是一群人意识到了问题,并且引发了一定的讨论的热潮,就能够不约而同的聚集起来,渐渐的形成一股力量。
而当所有人的震撼和来自心灵的觉醒都累积起来,这个社会自然而然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是布加拉提希望能够做到,却一直无能为力的事。
他无法拯救这座城市。
哪怕他再怎么努力的帮助每一个人,也依然会有忽视的角落,依然没办法改变那不勒斯逐渐腐烂的根基。
但是。
他现在看到了希望。
伟大的文学,是唤醒麻木心灵的引子。
过于现实的题材,总能让读者在其中找到和自己相似的影子,产生同样沉沦在可悲世界里的深切共鸣的同时,还能在那细密的文字中看到了救赎般的圣光。
这就是文学。
人类的历史,永远都离不开文学的构成。
而芥川龙之介,仿佛生来就本应该是文豪。
布加拉提想。
他不应该和黑手党,杀手,犯罪这些事扯上任何关系。
将那种事和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划上等号,这个世界都不由变的越发的可悲起来。
“我会一直支持您的作品。”
布加拉提离开前这么认真的说着,“如果有任何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请务必不要犹豫,直接开口就好。”
这句话似乎有点耳熟。
似乎不久前芥川龙之介才刚刚说过类似的话。
明明应该是自己欠了布加拉提的人情,芥川无言的想:为什么现在反而像是对方欠了自己一样?
连他将这段时间赚来的钱拿出三分之二,打算按照过去对方照顾自己所花费的金额的两倍,分期的还给布加拉提,对方也怎么都不肯接受。
然后就被芥川龙之介强行塞进了手里,用罗生门赶出了门。
但是布加拉提在某种方面来说,也是相当的固执。
他拿着芥川还给他的钱,第二天就买了一堆书过来,放在了芥川家的门口。
之后芥川龙之介每次还钱,布加拉提也不再推脱了,干脆的接过,然后第二天对应的买回来一些东西。
书籍,钢笔,白纸,偶尔还会有水果,甚至还会有一些热腾的食物。
放下就走,被问起来就装作一无所知。
理直气壮的说不是他放的。
……唯独这种时候,本质上已经二十八岁的芥川龙之介才能够从这个过于温和可靠、总是操心过多的年轻人身上感受到属于十七岁这个年龄阶段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