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祥还给府里带来灾祸。你若不愿遵从,我也阻拦不得,只好先回府禀报夫人一声。”作势便要转身离去。
温氏心中一惊,妻妾如天地,这不遵正妻之命的罪名可不小,忙拉住许嬷嬷,陪着笑道:“嬷嬷误会了,妾婢怎敢不遵夫人之命?这就去静月庵叩拜神明,还请嬷嬷在夫人面前美言几句。”说着,从自己腕上褪了一只青玉镯子,顺势给许嬷嬷戴上。
许嬷嬷瞥了眼镯子的成色,这才露出点儿笑容,“如此甚好。我还要回府交差,这便走了。”
温氏有礼地福了福:“嬷嬷慢走。”
郁心兰心中不免焦急,怕娘亲过于逆来顺受,将来被夫人压得厉害,待许嬷嬷乘车离开,忙进言道:“娘亲,太晚了入府可不方便,我们在此休息一个时辰,便进京吧。李叔是个厚道的人,必不会嚼舌。”
温氏摇了摇头,“不行,夫人恩典,同意接我们母子进京,我们若是对她的命令阳奉阴违,日后如何相处?”温氏倒不在乎自己如何,今日之事她若不按了夫人的意思去做,免不了该被夫人记恨上的,到时候苦的怕是她的这双儿女。
李福全闻言,便去交待随行的车夫,先送辎重车回府,也顺便给老爷报个信儿。
于是一行人又忙忙地直奔白云山,在静月庵叩拜了神明,才再度上路,终于赶在太阳落山之前,进了京城。
李福全赶着马车来到郁府西侧门,应门的小厮何喜赶忙迎上前,小声道:“李叔,许嬷嬷回府的时候说了,夫人交待的,这一位,走西角门进府。”
李福全的小眯缝眼顿时睁大,自古这纳妾,姨奶奶走侧门入府,侍妾、姬伎这类才走角门。老爷差使他接人时,明明说是“温姨奶奶”,怎么夫人不承认?
只不过,他一介车夫哪敢多舌,只能在心中替这位温良淳厚的温姨奶奶抱个屈。
郁心兰在车内听得真切,心微微沉了下去,不复之前的轻松,这会儿再看娘亲的脸色显出几分忧郁,但有些明白娘亲之前为何会如此担忧,这郁府的门槛果然要高人一等,可见娘亲踌躇片刻便再一次妥协,也只能在心里替娘亲担忧着。
*
郁府占地大约二十余亩,布局简约而不失优雅,亭台楼阁竹林曲径一应俱全,温氏娘仨和张婶、锦儿五人跟在陈厚家的身后,走了一个多时辰,天色全黑了,才来到主院正堂外。
主院里,只有正堂门口侍立着一名俏丽的小丫头,陈厚家的让温氏等人候在阶下的青石甬道处,自己到门口跟小丫头嘀咕了几句,小丫头一闪身入了屋。
陈厚家的便下了台阶,向温氏道:“碧玉去禀报了,一会子会有人通传,我还有差事,须得忙活去了。”说罢,头也不回地走了。
一时间,院子里静悄悄、黑蒙蒙的,只有温氏主仆五人被灯笼拉长的身影和轻浅的呼吸声。
这时才二月中旬,白日里春光明媚,夜晚却阴寒入骨。几人笔直如松地站着,连个手炉都没有,很快就觉得指尖冰凉。
等了半个小时不见人来招呼,郁心兰便完全地肯定了心中的猜测,夫人这是要给她们母子三人立威呢,怕是故意让她们去白云山,就是为了让她们晚间入府,在寒风中挨饿、罚站。
只是,她能站,弟弟郁心瑞才十岁,可折腾不起,必须想点别的法子。
就在郁心兰琢磨着怎么晕倒才自然的时候,一名十七八岁、身穿石青色暗纹锦缎棉袄的体面丫头挑起了门帘,笑眯眯地请几人入屋。
郁心兰低眉顺目地跟在娘亲身后,借着额前流海的遮掩打量主座上的郁氏夫妇。郁老爷五官俊逸,白面有须,儒雅非凡,虽然身着家服,却难掩成熟男性的魅力,让郁心兰很是惊艳了一把,爹爹竟是极品中年帅哥;王氏美艳高贵、保养得宜,只是眼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