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皇帝继续道:“杨大人可进过国子监?”

“回陛下,臣虽是贡生,却没进国子监。”杨思焕道。

“哦?那你师从何人?”

本朝研究数学的人一般都在国子监,民间也有,但也就和现代世界的民科差不多,多半是胡来。

幸好杨思焕提前想过这个问题,她没师父,自然不能瞎编,万一皇帝问起她师父名讳,之后要去打听就露陷了。也不能说自己无师自通,这样显得虚浮,她不紧不慢地说道:“回陛下,臣先尊自幼跟着一位老先生学算术,臣出生时那位先生已经不在了,臣对此事知之甚少,说起来,臣的老师便是先尊了。”死人是不会露陷的,她要怎么编就怎么编。

永宣帝嗯了一声,有点遗憾。又问了张珏几句闲话,之后当场对二人进行封赏。

在原本的基础上,给两个人各升一级,杨思焕接了上任礼部右侍郎的职位,一跃成为四品官。

而张珏升至詹事府少詹事。

此外两个另有赏银,傍晚春春得了消息,赶着马车将一大盒银子驮了回去。

杨思焕走在小巷中,默默思忖,詹事府是什么地方?太女的后盾所在。

永宣帝先是将张珏安在刑部齐王的势力范围。现在又将她调到詹事府,这意思已经很明了了。

张珏已经加入太女的行伍了,杨思焕回忆起太女和皇帝对张珏所编《礼》的态度,尤其是太女,当时好像是有意识特地翻到一处去看,杨思焕不禁好奇,那厮究竟写了什么...

第55章 鼻青脸肿

快到家门口时, 杨思焕足下一顿,总感觉有人在盯着她,回头看, 身后巷道空空。

她轻捶额头, 想来是自己近来太累了, 总是紧张兮兮, 便提步继续往前走。

“大人留步。”一个年轻男子穿着灰布衫子, 一瘸一拐从暮色中走出。

见来人是他,杨思焕略显不安,背手拐到巷子尽头的小树林里, 男子一路跟着她。

风吹树叶,在耳畔沙沙作响。没等她问, 男子就道:“周大人之前都是傍晚才出门,今日中午却抱着小少主出去了,去的是医馆, 他走后, 小的便悄悄去医馆打听了,是小少主病了。

说小少主早上睡了一觉, 到了中午还是叫不醒...听医馆的人说, 小少主这病来得突然, 大人得了都难救, 更别说不满半岁的婴儿了, 周大人马上就走了,带着小少主去了另一家医馆, 也是很快就出来了。”

杨思焕心头一紧:“怎么不早来告诉我?他现在人在哪?”

“小的去礼部衙门找您, 人家不让进,又去了翰林院, 也进不去。至于周大人,小的也跟丢了。”

杨思焕闭上眼睛,重重叹了口气,快步离开了。

她只恨自己太懦弱这么久了只敢远远看着周世景,就连孩子出生的那日,她也只能躲在墙外干等。

那时天没亮,她还要早朝,等了一半就只能走掉,那日是她上过最漫长的朝,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

她再回去时,孩子已经出生,每每想起这事,她就自责不已。那日的黄昏,趁他睡着了,她才敢过去看看他,看看她们的孩子。

她一路跑了出去,脑子里飞快地将他能去的地方都想了一遍,天已经黑透,这时候医馆也该关门了。她一时间也想不到什么地方,打算先去他的住处看看。

小巷口,春春在卸车,准备一会儿去喂马。

“快,马上去铜锣巷。”杨思焕已经等不及了,疾步上前钻进车里。

春春从没见过自家大人这么着急过,赶紧手忙脚乱地将马绳重新勒紧。

“好了没有?”杨思焕再次催促,明明才上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