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老生连考五次皆不中,这次干脆一病不起。
也有像张珏那样依旧神态自若,该做什么做什么的。
一时间整个学里的气氛都变了。
思焕重新跪坐在书案前,继续看书,什么也不想了。
二十日后的乡试,尽吾事听天命。
第31章 连题都看不懂,怎么办?
乡试共三场,考点仍在徽州府,考官是御笔亲点的京官。每年具体考试日期都不定,今年八月二十九考第一场,九月初一为第二场,初四为第三场。
考前一天点名搜检入场,第二天交卷出场,每场考试前后算起来是三天,这三天考生的吃喝拉撒睡,全在号舍里。
八月二十五日,傍晚,杨思焕夹了一本书,踩着夕阳的余晖从学舍出来,正要回斋舍收拾行李,为赶考做准备。
刚出门就被学里的门子叫住。“杨生,你老家来了人,已在门口候了多时。”
乡试在即,学里的生员都在埋头苦读,吃饭喝水的时间都计较起来。
她有半年不曾回家了,不知道家中情况如何。这个时候有人来找她,多半是有要事。
她闻言立马提步朝大门去了,一路上惴惴不安。料想来人会是刘氏还是周世景,走到门口一看,原来是同村的李大柱。
李大柱从小无爹无娘,受邻里照拂长大,是个憨厚的老实人,远远看见杨思焕就挥手打招呼:“焕姐儿!”
杨思焕上前应道:“柱子姐,你怎么来了?”
李大柱笑着挠挠头,从怀中摸出两颗角银来。
“俺来县里找活干,这是刘叔叫俺捎给你的,你快收好。”
杨思焕愣了愣,赶考的盘缠她都攒好了,每个月五钱的廪银都在她手里,家里哪来的二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