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这时,两个北凉追兵赶了上来,那人眼疾手快,两人血溅了杨思焕一脸,可谓一剑封侯。之后那人悠然收剑,把杨思焕看傻了眼。

“不,你不是他,他不会这样。”杨思焕嘴里反反复复念叨。

那人又一次伸出手,将杨思焕拉上马,这次她就听话多了,只是低声重复念着:“你不是他,他不会这样。”

说完,她就因为体力不支而晕了过去…

第132章 这人,他见过

开封作为大犁腹地, 沟通南北、联络东西,其一旦被攻陷,后果不堪设想。北凉精锐攻打开封的消息连夜被传到京城, 立刻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 群臣议论纷纷。偏偏这日皇帝抱恙, 罢了早朝。新帝临政一年多, 从未有过罢朝的先例, 显然她在刻意回避大臣。

内阁首辅刘文昌与次辅杨永清一早便侯在西暖阁,桌上的茶续了又续,过了午时也无诏令。直到交未时刻, 陆公公才来了暖阁,进门就叹:“二位阁老还在这里。”

杨永清把脸一横却欲言又止, 半晌方说得一句:“陛下现在在见谁?”

陆公公道:“陛下龙体抱恙,今日谁也不见,陛下命我为二位备了些茶饭, 请您二位自便罢。”

一会儿的功夫, 暖阁的小桌上就摆满精致的饭菜。

刘文昌道:“老臣谢过陛下。“说罢就拿碗提箸,夹了块鹿肉来吃, 她一面吃一面满意的颔首:“对了, 就是这个味。“她说着话就用自己的筷子夹了一片肉, 递送到旁边杨永清的碗里:”太师也尝尝, 这可是上等的野鹿后腿肉。“

杨永清低头拂弄袍袖:“难得元辅喜欢, 就请多用些罢。仆还有事,这就先回了。“

杨永清一走, 陆公公也要回去复命, 刘文昌却命人去将他重新请回暖阁,陆公公早料到会有这么一出, 所以并未走远。两人说了会儿闲话,又说到开封前线战乱,陆公公表示皇上很关心此事,但并不担心,因为有刘都督在。

“有刘都督在。“短短数语,却承载了莫大的重量。

其实刘文昌此番入宫,目的再明确不过,她无非是来探个底细,求皇上的态度,一个对她们刘氏家族的态度。听陆公公这么说,刘文昌悬了多年的心终于落了地刘仲的兵权在、她的首辅之位在,刘氏就在,有她刘氏家族在,就要保这大犁江山千秋万代。

刘文昌不露声色的点过头,随即放下筷子,话锋一转,正色问道:“陛下的病,太医怎么说?”

陆公公屏退左右,才迟疑的说:“太医的说法我并不知晓,只知道陛下已经接连半年不得安眠。“

“陛下失眠?”

陆公公摇头:“单是睡不着就罢了,陛下近日频繁咳血。这事瞒了所有人,就连太帝君都不知晓…”

人都以为小皇帝今日称病只是想躲避群臣,只有刘文昌这个做姑姑的知道,她的那个外甥是真病了。这么些年,她和皇帝和东宫互相安线布局,由暗至明,由浅至深,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到如今的麻木敷衍,这场博弈竟已历了这么多年。刘文昌一时失神,什么也不说就要离开,许是坐了太久,她起身时眼前发黑,看眼前的陆公公似乎正在打转,她稍稍定神才站稳,然后一步步向门外缓缓走去…

傍晚,御书房,皇帝在批阅奏折,由于近日事多,折子相对以往要格外的多。

“臣已按陛下吩咐,将那些话都说与元辅听了。“陆公公一边给朱承启磨墨,一边缓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