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着,杨思焕就躬身将腰牌举起,一字字说道:“下官斗胆,有一个救火的法子,只是需要大人及众将士的协助。“

“你是何人?“

杨思焕抬眸,向马车里面看去,首先看到的是一柄羽扇,扇子的主人坐在轮椅上,已默默的看了她多时。甚至周遭的人还没回过神,那人又道:“年纪轻轻,也敢说这种话。”

宋世恕脸上略带愠色,杨思焕知道,凭自己这个年轻的面孔,是很难让人信服的。杨思焕缓缓直起身子,尖锐的目光落到她的脸上,她却定定地回望过去,淡淡道:“下官太康知县,杨思焕,愿随将士们一道,奔赴火场,生死自负。“

宋世恕看着她讪讪一笑,然后摆摆手,便算是同意了。

事到如今,柳大人已经没有阻拦的理由,只好侧过身来让道放行。有人牵了一匹马来,让杨思焕骑了上去。尘土飞扬中,没人察觉,有个身影站到了不远处的大树下,静静地看着杨思焕离去的方向。

树影微微晃动,风微微吹动那人的衣摆,他的眼中满是冷漠,好像在看一出戏。

第128章 都督要见你

大火烧山, 困死了多户村民,偏又遇到都督路过寻访,此事非同小可, 在旁的一众官员各怀心事, 谁都不想担这个责任。

彼时杨思焕作为太康县的知县, 主动站出来说出那番话, 一下子就打破了僵持的局面。

众人看着杨思焕果然带头冲进火场, 一下子不见了踪影,竟都松了一口气,都改看起热闹来。

有些甚至私底下低声闲聊起关于杨思焕的种种。

宋世恕则坐在车里, 默默望着众军士消失的方向,就隐约听到有人略带戏谑的口吻低声说:“我当是谁, 原是京中来的那位。”

宋世恕便问一旁的柳大人:“方才那知县,可就是先前在礼部做过侍郎的那个?”

柳大人道:“是她了,她私降赋税, 还拒缴府衙公税, 我手下命人去催,她竟把自家的后门拆掉, 在上面写字, 着人送到衙内。”

柳大人话音未落, 就听旁边宋世恕的贴身随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柳大人正要再说什么, 就听哒哒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有人翻身下马,环顾四周朗声问道:“请问宋同知何在?”

宋世恕闻言, 挑开车帷沉声应道:“什么事?”

那人回过头, 拱手向宋世恕见礼,直道:“宋大人, 我家家主请您过去叙旧。”

此言一出,众人都好奇的把目光投向来人,只见她一身猩红的戎装,腰间的长剑因为常年磨砺,在山火的照耀下熠熠生光,这身装束,显然不是寻常宅邸的卫兵。再看她的马的辔头,亦有朝中二品武将才会有的麒麟纹。此时此刻会出现在这里,此人定是定北大将军兼都督的亲信无疑。

众人交目相望,不禁感叹难道宋世恕与都督竟真的是故交?怪不得她轻易就能借得那么多兵来救火。

宋世恕却说:“你也看到了,如今火情如此艰难,我如何脱得开身?”

那人顺着她的目光,转头也看了一眼将要被大火封死的山路,说道:“我家家主说,她料您会这样说。”

宋世恕扬起脸来看了片刻,才道:“也罢。”此刻她似乎想起多年前的桩桩件件,心底冒出一个声音:“在她心里不过是几条人命,有什么了不起的。”想到这里,她叹道:“我这就去见她。”

第129章 宋世恕离开火场不久,身为右同知的柳大人便打道回府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一众小知县。柳大人的场

宋世恕离开火场不久, 身为右同知的柳大人便打道回府了,留下面面相觑的一众小知县。

柳大人的车行了一路,徐县丞就在后面追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