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帝君阔步进来, 满面愠色。

陈涵看了一眼太帝君, 银牙咬住下嘴唇, 留下淡红的压痕, 他知自己身为帝君却做下这等错事,就算朱承启不杀他,朝中大臣也不会放过他的。

但他心有不甘, 太帝君的到来非但没有遏制住他的声音,反倒令他更激动了。

“陛下, 我走到今天这一步,全是你逼的。”

朱承启端坐着的身子微微前倾,抬起左手示意太帝君先别说话, 转目望向陈涵。他对陈涵的事一直耿耿于怀, 自知欠了他,便由着他指责。

“帝君还有什么话, 今日当着朕的面, 一并说了就是。”朱承启说。

“你这就要杀了我罢!”陈涵低声道, 朱承启冷眼看着他, 没有再说话。

他们成婚七年有余, 却从未行过人事,一开始他很感激朱承启, 以为朱承启是念及他岁数小, 不想过早伤害他,可后来他主动要求, 朱承启也不同意,总有各种借口拒绝他,他才慢慢觉出不对劲。

那日登基大典,负责具服的宦官站在宫墙角,陈涵得知皇帝将礼部侍郎诏过去伺候他更衣。

问了名字,又是“杨思焕”。

“杨思焕”三个字,陈涵不知听过多少遍,先是殿试时朱承启助她得了三鼎甲,后来五皇子朱立恩总在他面前提。

本朝驸马不得参政,当初朱承启明知道自己皇弟喜欢杨思焕,却依然有意栽培她作亲信。

朱承启向来疼爱弟弟妹妹,往常宁可屈了自己也总宠着朱立恩,而在朱立恩的终身大事上,朱承启却没有丝毫让步。

那段时间,朱立恩往东宫跑得特别勤,跟陈涵说这些事,想叫陈涵这个姐夫帮忙劝朱承启停用并架空杨思焕,好叫杨思焕做他的驸马。

但陈涵只是尴尬地笑笑,朱承启或许是个好皇帝、好姐姐、好女儿,但并不是个好妻主。

他表面上对陈涵恭让有加,在外人看来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只有陈涵自己知道,他们不过有名无实,朱承启那样对他,也只是做给永宣帝看,做给臣民看,他其实并不爱他。

所以他的话在朱承启那里怎会有份量?

不过他还是答应了朱立恩,然后叫自己手下的人去摸清状况,好决定如何劝、该不该劝。

从下面人的口中,陈涵得知朱承启着实很看重杨思焕,而那个杨思焕除了容貌出众以外,各方面都不算太突出,她自己在礼部任职好像也并不开心,貌似是朱承启强拉硬塞,有意将她放在那个位置上的。

如果非说杨思焕的优点,可能就是算术好,为人正直。

陈涵知道朱承启闲暇时间也喜欢研究算术方面的著作,尤其是《九章算术》一类的,朱承启年少时袖中常揣着薄册,便于随时拿出来看看。

陈涵想,这样看来杨思焕也算是朱承启的同好了,也许就是因为这样,朱承启才会想要重用杨思焕。

可这么多年的朝夕相对,陈涵也明白,朱承启并非感情用事的人。

朱承启面上克己复礼、平和端正,实际上他是个很有雄心的人,看得出来,他其实很在意皇权,背地里也是有手段的,否则在他几位皇姐的盛势之下,江山恐怕早就易储了。

这样理智的人,怎么会只因为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提拔一个人呢?况且朱承启更喜欢琢磨程朱理学,朝中大臣也有不少同好,朱承启都没有去重用他们。与其说重用,倒不如说那是“宠”,陈涵想到这里突然有些嫉妒。

不管怎么样,这么些年,只要是朱承启喜欢的,陈涵都试着去了解,他想不通,为什么朱承启就连对一个臣子都能废那么多心思,偏就是不愿对他用心一点,哪怕一点点。

直到他在中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