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我在外头听村里的人说想?要开水田,我看了?看村里的地势,光是靠个人之力开田有?些麻烦。我寻思着去帮大伙儿通水渠,建水车去,如此?,咱们?也就?不是闲人了?。”
邓老先生听儿子这么一说,喜上眉梢:“好好好,你这想?法很好。原本你便是做这些事情的,今朝仍继续做,也算是物尽其用。”
邓沉珩点了?点头:“下午我就?去找霍兄弟商量。”
午后,吃了?饭桃榆有?些食困,九月气爽天高,不冷也不热,不论是走走,还?是午睡都很舒适。
霍戍等桃榆睡下了?以后,他便又去了?地里。
村户们?也早忙碌起来了?,开水田比开地要麻烦得多,荒地只要去除杂草根须,抛开石子余下土壤即可。
水田却还?得平整土地做池。
先去覆土,规划出水田的大小,起田坎拦水,再还?得把?底部硬整以后重新将覆土铺回去。
田归理出来后,要紧的还?得是水,水田没水也就?跟土地没什么差别了?。
但要蓄上水也甚是不易,雨水多还?好直接借天蓄水,若雨水不够就?只能用笨法子,去河里挑水进?水田之中。
村里就?一条河,临近河边要开水田的地再用水上倒是方便很多,不过夏天靠近河流的农田和菜地,都容易被水淹没,届时收成就?完了?。
最好的水田还?是距离河流稍微有?些距离才好,可初始开田用水,以及往后夏天干旱的时候灌溉都有?些麻烦。
“村里的牲口多,到?时候用牲口来运水的话?,比全全靠人力要省事儿些。”
蒋裕后站在霍戍身侧,两人正在说着开设水田的事情。
“即便是用牲口,可凡是要运水都会有?些费力。”
两人回头,看见了?朝这边走过来的邓家珩。
“要是信得过我,不妨把?开设水田的事情交给我来办。”
第105章
“要是有邓典史帮忙规计料整水田的事情, 那?我们可就省心省力了。”
蒋裕后见着来者,笑着招呼了一声。
邓沉珩与霍戍点头致意以?后,见到蒋裕后年长便同他行了个礼。
村里的人认识他倒是并不意外, 毕竟他们一家子搬过来也有两个多月了。
他们是纪家的亲戚,凭借纪家在林村的威望, 家里来了投奔的亲戚, 村里肯定很?快就把他们认熟了。
不过让邓沉珩意外的是蒋裕后居然晓得他曾经任过典史?一职。
“晚辈失礼, 不知阁下是……”
霍戍见此便同邓沉珩介绍了蒋裕后。
得知是州府户房典史?, 邓沉珩更为客气了些:“当?真失礼,竟不知是蒋典史?。”
蒋裕后摆摆手, 笑道:“都是多久以?前的事情了, 也就霍兄弟给脸面还?与人如此介绍。”
邓沉珩道:“晚辈又何曾不是如此, 蒋典史?抬爱。”
两人说谈了几句, 颇有些相见恨晚。
当?初蒋裕后在州府户房任职时,与管理人吏调动的吏房典史?关系不错, 曾听闻地方?上有个叫邓沉珩的工房典史?很?出色。
便是从那?时他就晓得有这号人物了。
邓家所在的千河县昔年常闹洪灾, 州府每年催收地方?上缴纳赋税的册子上保管都有千河县三个字。
每年催缴之?时, 户房一见着千河县便头疼的厉害。
但?蒋裕后清晰的记得有一年秋收以?后, 地方?上缴, 千河县竟然一改往昔吊车尾冲在了最前头。
他主理这些事情多年, 千河县的情况他是晓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