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1 / 3)

0098 第九十九章 罪魁祸首

三日后,素幡白灯笼的睿王府前,霍清音凤冠霞帔踏入灵堂。送嫁乐声里混着法事梵音,她抚着微隆小腹跪在漆黑棺椁前,忽然低笑出声。

一道清泠女声自身后响起,如碎玉投珠。霍清音的笑凝在唇角,她才像是回过神来一般,缓缓说道:“算是如意了,但终究不及公主。”

她指尖轻抚棺椁上鎏金的“睿”字,那金漆已有些剥落,“公主可知,那日李澈为何偏偏选中我?”

李清漪蹙眉不语。

“因为他说”霍清音转身,凤冠上那精美的流苏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霍家女与琼华公主情同姐妹,若她出事,公主必会相救,届时......”她忽然掩唇轻笑,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悲凉与自嘲,“届时他便能得到公主,再不济,我这面容,终究与公主有几分相似,当个赝品把玩把玩也无妨。”

“他......你”李清漪的瞳孔骤缩,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她的嘴唇微微颤抖着,“你对我有恨,尽管冲我来便是,为何对表兄下手。”

霍清音的笑容在这烛光的映照下显得越发冰冷,她幽幽道:“他是你表兄,又不是我表兄。”她伸出指尖,沿着棺椁的边缘缓缓抚过,那动作轻柔却又不失狠厉,仿佛在与那棺木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他的下场,与我何关?更何况......”她低下头,目光凝视着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那神情中透着一丝决绝,“这孩子生下来便是睿王,总好过做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不是吗?”

灵堂里的烛火像是感受到了这压抑着的悲愤,忽然忽明忽暗起来。那闪烁的火光将两人的身影在地面投射得极长,好似两条相互纠缠的长蛇,在满地的纸钱上投下狰狞的影子。纸钱在风中翻飞,空中舞动着旋涡,宛如无数双眼睛,凝视着这场无声的对峙。

原来,李清漪的确是为了救傅其弦,才在御前编造了那套说辞。她跪在宣政殿冰冷的金砖上时,内心却无甚愧疚。奸污她的另有其人,只是不便在昭玄帝面前揭露。而李澈,虽未能得逞,亦曾在暖阁中对她百般纠缠。她至今记得那日,若非她机警,暖阁里的珍珠璎珞,怕是要和霍清音的一样散落满地。如今李澈已逝,无以对证,她不过是把未遂的恶行说成了既成的事实罢了。

霍清音之遭遇,却是切实之痛。曾几何时,她心中充满绝望,屡次思及,即便随意择一人嫁之,哪怕为贩夫走卒,亦胜过让孩子背负私生之名降临人世。然而,李澈既逝,世事转变得微妙。那曾经令她唾弃的耻辱头衔睿王妃,反倒成了最好的遮羞布,暂且掩盖了她那布满疮痍的生活。

李清漪心中悄然涌起疑惑,她原以为,或许是霍清音精心布局,引诱李澈去骚扰苏念薇,从而激怒傅其弦,借刀杀人。于是,她特地前来与霍清音对质,意图拨开这重重迷雾。

然而,当她直面霍清音,细致观察其言行举止,却又感到此事似乎并非出于她之手。霍清音的眼眸中虽闪烁着算计,却缺失那份深藏不露的阴冷;她的言辞尽管锋利,却不见那种步步为营的周密。她暗自揣摩,霍清音与此事或许有所牵连,但必有他人幕后操纵。心中虽已有所推测,面上却装作疑云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抹难以言说的失落与困惑之情。

李清漪离开后,霍清音轻推开窗棂,目送其身影没入夜幕。她随即披上深色斗篷,压低帽檐掩住容颜,悄然踏出房门。

0099 第一百章 知晓真凶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般洒在京郊的竹林小径上,积雪在脚下发出轻微的咯吱声。霍清音身披一件黑色狐裘斗篷,厚重的毛料在月光下泛着幽暗的光泽,衬得她面容愈发苍白。斗篷的帽檐低垂,遮住了她半张脸,只露出一双幽深的眼眸,在暗夜中闪烁着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