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2 / 4)

次,便在她花房内泄了阳精,把李清漪喂了个心满意足。

“有我还不够吗?”李浩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几分不解与无奈。他实在想不明白,即便李清漪欲求难填,也该寻个男子才是,为何偏偏对这苏氏动了心思。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脸颊,目光深邃而复杂,似要透过她的眼眸,看透她心底最深处的秘密。

李清漪闻言,眸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别过头去,脸颊泛起一抹淡淡的红晕。她低声嘟囔道:“我只是……常被你们压在身下,也想试试看压着美人儿是什么滋味儿嘛~”声音轻如蚊蚋,带着几分娇嗔与羞涩。

难得遇见一个如此合她心意的美人儿,她心中难免生出几分跃跃欲试的念头,却不想竟被李浩撞了个正着。

李浩听罢,先是一愣,随即伸手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与无奈:“你呀,真是顽皮。”他的指尖在她脸颊上停留片刻,随后轻叹一声,声音低沉而温柔:“罢了,不必多说,都怪我。”

他将她揽得更紧了些,温热的呼吸拂过她的耳畔,带着几分自责与怜惜:“都怪我没有保护好你。”他的声音轻柔,却字字沉重,将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自己。李清漪闻言,心中一颤,抬眸望向他,眼中泛起一丝复杂的情愫。她张了张口,想说些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口,只是将头轻轻靠在他的肩上,任由他的气息将自己彻底包裹。

0054 第五十五章 芳心初动(公主h)

琼华公主李清漪,虽为金枝玉叶,却独承昭玄帝万千恩宠。恰似"物以稀为贵"的古训应验自大皇子李浩起,接连三位皇子降世后,她的诞生犹如玉韫珠辉,终成帝王掌中独一份的稀世珍宝。昭玄帝不仅敕令翰林院首辅亲授四书五经,更特许其垂帘听政,这般逾制之举,只为雕琢出大梁朝最璀璨的明珠。

李清漪天资毓秀,七岁能赋《长门怨》,九岁可辩《盐铁论》,及笄之年已通晓六艺。最令群臣惊叹的,是她批阅奏章时朱笔轻点便切中要害的敏锐,与处理边关急报时雷霆万钧的决断。这般才情,使得她得以与三位皇兄共列御书房:大皇子李浩温润如璞玉,二皇子李瀚沉稳若磐石,三皇子李泽锋芒似利刃,四位天家儿女围炉论道的光景,倒成了紫宸殿最别致的风景。

尤以李浩待她不同。每逢春寒料峭,这位长兄必亲手煨好参汤送至琼华殿;盛夏酷暑,又会遣人从冰窖取来西域葡萄。更难得的是,当李清漪研读《资治通鉴》遇滞涩处,李浩拖着病体也要在灯下逐字讲解。去岁江南水患,她提出"以工代赈"之策遭群臣非议,竟是李浩撑着羸弱之躯,在太极殿前连咳带喘地替她辩了半个时辰。这般情谊,早超脱寻常兄妹,倒似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在这九重宫阙中自成一方天地。

那份情愫是何时悄然变质的,李清漪已记不真切了。只依稀记得,那是承平二十五年的初夏,恰是她及笄那年。徽音宫外的石榴花开得正艳,如火如荼地映红了半边宫墙。蝉鸣初起,暑气渐浓,连廊下的铜铃都被晒得发烫,在微风中发出细碎的叮当声。

那日的记忆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边,连带着殿内浮动的梅子酿香气,都格外清晰。

李清漪斜倚在青玉案前,广袖滑落处露出一截凝霜皓腕,指尖正勾着琉璃盏轻轻摇晃。她如今正是海棠醉日的年纪,眉梢含情似新月生晕,眼波流转如春水初融,便是廊下偶然经过的小黄门,都要失神撞上朱漆柱。

"公主,大皇子往这边来了!"

柔蓝的轻呼惊碎了满室酒香。李清漪指尖一颤,琉璃盏险些脱手,琥珀色的酒液在案上漾开涟漪。她慌忙用鲛绡帕子去掩,却听得珠帘外已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那样不疾不徐的步调,偏生每一步都似踏在她心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