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2 / 3)

,何惧北狄!”这番言论迅速在民间传开,激起舆论波澜,暗示顾宇珩在边疆仍深得军心与民望。昭玄帝因此意识到,北境局势动荡,唯有熟悉边疆事务的将领方能稳定局面,而顾宇珩的军事才能无可替代。

此后,顾宇珩与傅其弦联手,击退了“北狄”的进犯。傅其弦便这般奇迹般地“复活”,重返世人视野。这一场瞒天过海的计谋,既保全了傅其弦的性命,又为他洗清了罪名,可谓天衣无缝。

昭玄帝迫于边疆危机的紧迫与民间呼声的高涨,最终下旨封顾宇珩为“忠烈侯”,并赦免了他与顾澈的死罪。与此同时,他也免除了傅其弦先前的罪责,命其返京,官复原职。

“萧三公子当真智计超群,令人钦佩不已。”齐淮微微叹息,话语间夹杂着敬服之色,又有几分难以掩饰的自嘲,“我本以为自己智谋尚可,然而与萧三公子相较而言,实在是相形见绌。”

顾宇珩深表赞同,他的目光悠然投向遥远的天际,仿佛在那无尽的苍穹中,重演着萧吟风那一次又一次巧妙的布局。

“二皇子若能得萧三公子助力,无疑是如获至宝。”齐淮微微压低声音,眼中闪过一丝犀利的光芒,似乎已经预见到了未来棋局的走势。他的指尖轻轻敲打着桌面,语气中带着探究与期望,“以他的智谋,倘若能全心全意辅佐二皇子,二皇子的宏图伟业必将事半功倍。”

傅其弦嘴角轻轻勾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浅笑:“如今萧吟风与我等交往密切,三皇子对他的信任,想必已大不如从前。萧吟风在萧家,相较于萧临风和萧乘风,难以获得足够的重视。在我看来,他投入二皇子门下,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傅其弦深知萧吟风伸出援手的缘由。起初,萧吟风仅有意解救傅其弦一人,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这场“边疆危局”确实需要一位少年将军的参与。霍家隶属大皇子势力,若功劳尽归霍家,这绝非萧吟风所愿见到的局面。因此,当傅其弦提议将顾宇珩纳入计划时,萧吟风欣然应允。二人合力,终将这出大戏圆满落幕,既保全了傅其弦,又为顾宇珩铺就了重返朝堂的道路。

“为何你们如此笃定,二皇子必将荣登帝位?”顾宇珩眉头微蹙,眼中满是疑惑。他自幼在边境长大,与诸位皇子鲜有往来,对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更是所知寥寥。而那位曾救他于危难的萧吟风,如今正效力于三皇子门下,且有意拉拢他为三皇子效力。这一切,令顾宇珩心中愈发不解为何傅其弦与萧吟风会如此坚定地支持二皇子?他们的信心究竟从何而来?

傅其弦微微一笑,反问道:“我自幼为二皇子伴读,傅家自那时起便与二皇子绑在了一起,你可知这其中缘由?”

顾宇珩自是对此一无所知,摇了摇头。

“这是我姑母的意思。”傅其弦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深意,“姑母入宫时,三位皇子均已出生。那时二皇子的生母早逝,他被抱到姑母身边养育了一段时日。姑母常说‘三岁看老’,她那时便认定,二皇子有帝王之相,于是让我做了他的伴读。至于姑母为何确信二皇子必能荣登大宝,则是在二皇子成亲之时。”

那年,二皇子李瀚年方十八,迎娶了他的王妃孙怡然。成婚前,傅贵妃曾问他:“你可喜欢这女子?”

李瀚含笑答道:“自然是喜欢的。”

傅贵妃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可我看得出来,你更喜欢方婉柔。”

李瀚沉默片刻,坦然道:“初见婉柔时,我确实曾一时心动,甚至动过娶她为妃的念头。可后来我仔细思量,相看了这么多闺秀,为何偏偏对她心生好感?思来想去,发现不过是因为她生得最为貌美。然而,天下美人何其多,我岂能仅因容貌便决定终身大事?”

后来,李瀚娶了孙怡然为妻,方家又将方婉柔送入府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