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床上,柳大哥还在想柳二哥的话。

半晌,重重叹了口气。

“玉根哥,怎么了?”柳大嫂翻身,问道。

“阿静,今天老二跟我说,想让我也去镇上学门手艺,以后瞅机会进厂,还说……”

柳大哥看了眼睡着的儿子,“以后都是文化人的天下,我进厂咱儿子就能去厂办幼儿园,厂办小学、中学,能学到更多在农村学不到的东西,能成为国家的栋楼,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过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

柳大嫂愣住。

“那玉根哥是怎么想的?”

柳大哥给她掖了下被子,笑,“我当然是希望你和孩子们以后都好。”

说完,又苦恼的叹气,“就是……我只会侍弄庄稼,你说我能学什么?”

“这……我也不懂,要不明儿个问问爸妈跟阿宁?”柳大嫂道。

第160章 做新衣,过新年

柳大哥想了想,说好。

第二天早饭桌上。

“爸妈,你们觉得我适合去学点什么?”柳大哥问。

柳父侧眸看柳母。

柳母思考了一会儿,看柳蔓宁,“你上回说省城有种植场,镇上是不是也有?”

“有……吧。”

柳蔓宁不确定,看柳二哥。

柳二哥点头,“有,妈想让大哥进农场?那里面可都是挑水浇菜,养猪、鸡鸭鹅的苦活累活,一个月还拿不到几个钱的……”

“苦点累点都不怕。”柳大哥道,“就是……这场里有你说的那什么幼儿园吗?”

“有。”

柳二哥微蹙眉,“不过……”

“那场很难进吗?”柳大嫂紧张的看着他。

柳蔓宁嗯了声,“现在的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除非很缺人的情况下有临时工名额,或者有人卖工……哎,爸妈,我们可以让二哥打听打听有没有人缺钱卖工的,咱们拿钱买一个。二哥?”

她眼睛明亮的望向柳母,再看柳二哥。

柳母看了眼抱着木碗喝的满脸都是米糊糊的孙子,眉眼略弯,“先让你二哥打听打听,政策允许咱们就买,他爸……”

柳父笑着点头,“买,不能耽误了鸣鸣上学。”

柳大嫂欢喜的眼眶泛红,“谢谢爸,谢谢妈,谢谢阿宁,谢谢他二叔。”

“大嫂,咱们是一家人,说谢就见外了。”

柳蔓宁笑眯眯凑过去,“大嫂,我想吃你做的炸糖糕。”

“做!大嫂等下就去和面,中午保证你吃上热腾腾的炸糖糕。”柳大嫂爽利一笑。

柳大哥也露出憨厚的笑容。

柳二哥,“……行,我回去打听打听。”

吃完早饭,柳二哥、柳二嫂与柳三哥回镇上继续上班。

柳蔓宁拉着三人量了尺寸才放行。

连同家里其他人的,都量好才开始裁剪,缝纫。

担心会冷,她还在里面安排了一层压缩棉花,既能保持美观不臃肿,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

当然,压缩过的棉花保暖效果肯定比不上棉袄棉裤就是了。

她裁剪,教柳大嫂学会踩缝纫机,再加上柳母帮着压棉花,三人合作,忙到二十七,家里几人的大衣算是都做好了。

算算布料还够,又给小舅做了一件儿。

连一鸣小朋友都有一件,给小朋友高兴的抱着衣服直叫最喜欢姑姑了。

紧接着,娘儿三个又开始紧锣密鼓的炸东西,走亲戚带的油条、馓子,萝卜丸子,小酥肉,鸡肉块,鱼块,豆泡等,满当当的堆了一厨房。

这么一忙活,时间又过去一天。

腊月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