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昭送完礼后,半日没有露面。

他不在,姜玉珠早已习惯,该吃吃该喝喝,顺便开导解救出来的女子。

“女子要名声,是有嫁人的心思,若不想嫁人,要名声作甚?”

人活着,首先得吃饱穿暖。

在铺子做活,总比回乡受人白眼要好。

若是放心不下爹娘亲人,等赚钱送回去一些就是了。

作为女子,多为自己着想。

在姜玉珠洗脑式的灌输下,她救出的苦命女子差点视她为活菩萨,与姜家人态度如出一辙。

无论何事,夫人就是对的,若是错了也是别人造成的,夫人怎么会错?

一直到农历正月十二,谢昭终于忙完,一行人准备回京。

还不等谢昭上马车,衙门前来了一家人。

为首的老者已经白发桑桑,与老伴跪地大哭:“谢大人,请您留步!”

老夫妻身后,黑压压地跟着百十来个族人。

见这阵仗,谢昭眉头微蹙,还是上前两步扶起老者。

姜玉珠在马车上看热闹,而后对比书中情节,感叹谢昭的确是个好官。

不近女色倒也没有多大的错,但放任原主守活寡,也很狗就是了。

“老伯,你可否有冤情?”

谢昭怜惜穷苦百姓,和颜悦色地问道。

老伯一脸苦涩,说不出话来。

他身后,站出来一个身材壮硕的汉子,抱拳道:“谢大人,草民一家有难言之隐,涉及京城高门,这闲事,就怕您不敢管。”

要么官官相护,要么表面应允,背地里不屑一顾。

这年头,民告官,还是高官,几乎为不可能!

汉子已经想好,他受不了冤枉气,就算是身死,也会进京告御状。

听说谢大人在群马县,全族的人都来了。

面对挑衅,谢昭的面色没有任何变化,而是冷声道:“本官是京兆尹,在京城一亩三分地上,没有管不了的案子。”

汉子闻言,跪地恭敬的磕头:“草民要状告的人,与您有姻亲关系,是吏部尚书家的二公子,姜怀庆。”

姜怀庆是谢昭的二舅子,谢昭怎么管?

马车内,姜玉珠握着茶杯的手一顿,吃瓜又吃到自己身上了。

红绣有些疑惑地道:“二公子怎么欺负这些人了?”

通常情况下,姜家人从不欺凌弱小,因为犯不上。

欺负人就找最厉害的,才能站稳脚跟,欺负平头百姓算啥本事呢?

第36章 有孩子了

谢昭面色冷凝,仔细打量来人。

汉子全族来了一百多号人,以他马首是瞻。

到底是诬告还是事出有因?

思量片刻,谢昭冷声道:“你们为何找到群马县?”

不去京城京兆尹衙门告状而是直奔群马县,可见这户人家还是有点小聪明在身上。

汉子再度抱拳道:“大人,草民马大壮,是隔壁群山县的镖师。”

马大壮常年走镖,得知群山县有一家客栈是黑店。

车队住宿,经常在晚上莫名其妙丢了东西,还有丢人的情况。

有人告官,当地知县也很头疼,带人反复查找,毫无蛛丝马迹。

他们县里百姓心里门清,客栈背后怕是有知县大人都惹不起的势力作为支撑,才敢如此放肆。

年里,马大壮得到消息,京兆尹谢昭来了群山县,把客栈里的人一窝端了。

马大壮回到族里一说,众人坐在一处商议,认为前方有了希望的曙光。

“草民感念谢大人的恩德,内心却也犯嘀咕,您爱民如子,若是牵扯到姻亲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