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真的吗?

她?怎么看都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呢?

康熙,真的不是在故意嘲笑她?的画技吗?

第034章 第 34 章

纳兰性德不愧是?康熙信重之人, 有他?的帮忙,一切都变得顺畅起来。

丹卿私下里偷偷的一点点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纳兰性德,试图给他?一点启发, 盼着他?能主动去做这些事?。

许是?她做得太过明显, 纳兰性德想当做听?不懂都难,只?好苦笑道:“奴才知?道四公主心忧百姓,但朝廷赈灾皆有定例, 非奴才一人之力能干涉的。”

丹卿也?懂, 就是?有些失望而已?。

“公主能拉着曹家一起赈灾已?经解了灾民燃眉之急了,等过些时日朝廷的赈济到?了, 奴才会想办法与皇上提一提公主的法子, 只?是?您得有个准备,未必能成。”

纳兰性德也?不是?怕事?之人, 只?是?先将?话?说在前面,“咱们施粥这点粮食是?小数, 您想按什么?规矩来自是?都可以由着您,但朝廷赈灾要考虑的整个州府的百姓, 您的法子虽然?好,可实际做起来却是?很困难。”

说白了,丹卿的想法过于理想主义。

她希望每一升粮食都是?能实打实的用在百姓身?上,希望所有百姓都能公平的得到?救助,然?而实际上, 每一次朝廷赈灾都会存在贪腐盘剥。

康熙也?不是?不知?道有人从中牟利,但若是?将?这些人全部换掉, 那赈灾之事?将?会更加困难, 所有有些事?只?要不太过分,他?也?只?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是?社会制度天生的弊端, 在这个时代,底层人命太不值钱。

与纳兰性德谈过一番后,丹卿彻底认清了自己的想法有多不现实,挫败感和无力感让她失了活力,对赈灾一事?也?再没了之前的激情,只?叫纳兰性德盯好了,一切都按之前订好的规矩进行便?是?。

而她自己,则是?当起了甩手掌柜,叫人去给康熙带了信儿,说想太皇太后了,要回山上去。

对于丹卿的“善变”,康熙并不觉得奇怪。

小孩子嘛,总是?没有长性的。

施粥的事?情一旦订好了规矩,之后每日便?都是?重复一样的事?情,再没什么?新意,丹卿觉得无聊也?很正常。

所以康熙便?下了旨意,让纳兰性德留下继续配合曹寅处理施粥的事?情,叫常宁护送两位公主回菩萨顶上来。

大公主略有些不舍,觉得好像这么?回去有些半途而废的意思。

“大姐姐,咱们留下来其实也?没什么?用处,”

丹卿劝道,“咱们库房里就那么?多米粮,早已?经分好了每日能用的数量,不管发生任何事?,咱们也?变不出?更多的来了。更何况,这次施粥虽然?是?咱们提议的,但实际上出?钱出?力的是?曹家,而汗阿玛又叫了纳兰侍卫来统筹全局,这份功劳,咱们占够了,不能再多了。”

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的,好名声亦是?如?此。

收尾的事?情都交给纳兰性德去做,他?自然?知?道康熙想要的是?什么?,而她们,功成身?退才是?最好。

大公主不太懂,但她相信丹卿,便?只?是?暗暗记下丹卿的话?,再不反对。

再次上山却是?天朗气清,马车一路直达菩萨顶石阶下,十分顺畅。

然?后,丹卿突然?意识到?自己将?会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她要自己爬上眼前这一百零八级台阶。

上次她上山的时候,是?软轿抬上去的;

上次她下山的时候,也?是?太皇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