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灵犀宫原是她求来与姐妹们同住的,往日?里欢声笑语,互相作伴,可?不过几年?光景,却已物是人非,只留她一人独守了。
康熙说过,等?她出嫁后,才?会让其他?公主们搬进来,而过了这个?年?之后,她就十六岁了。
按照公主们十八九岁出嫁的惯例,再加上筹备嫁妆的时间,按理说十六岁也该到了定亲的年?纪,可?孙天阙一求再求,康熙却始终未曾应允,甚至又将他?打发去了张家口。
丹卿曾私下里大着胆子问过康熙的意思,康熙只道舍不得,还要多留她几年?。
这却并不是什么理由,她又不是要远嫁,她那公主府到紫禁城才?多远的距离,想回来就能回来,有什么舍不得的?
丹卿担心的却是,康熙对她的亲事另有考虑。
丹卿感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压力。
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她将精力更?多的放在?了蒙古的事情上。
丹卿很清楚以自己公主的身份在?如今这个?朝局之下想要权利是几乎不可?能的,她很早以前就将自己的定位放在?了“外交官”上。
这是一个?几乎没有什么实权的位置,也是一个?性?别并不重要的位置。
当年?苏麻喇姑这位后宫女官尚且做得,如今她这个?公主自然也做得。
丹卿自小就跟着苏麻喇姑学习蒙语,在?康熙有意教导下,对满蒙礼仪习俗十分熟悉,又常伴在?康熙左右,帮忙整理折子,于蒙古形势也知?之甚详。
三十年?会盟回来后,康熙将曹家的茶肆给了她,顺带着还有一个?曾在?蒙古贩过货的王相卿。
这人做生意很有一套,丹卿考察许久,亦对其委以重任,不止叫他?管着京城里的生意,更?是组建驼队,叫他?往草原上去贩货,以此来搜集各部消息。
当然,明面上无论?是王相卿的生意还是驼队,都于丹卿无关,除了孙天阙之外,再无他?人知?道丹卿这两年?经营了什么。
康熙或许是知?道的,但他?不问,丹卿也不会特意去说。
一晃眼便到了康熙三十三年?,刚过了新年?,漠北诸部前来朝拜的队伍便进了京城,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丹卿这个?公主,竟然越过了众位阿哥,成为?了负责接待的主事之人。
明面上说是因为?丹卿自幼师从?苏麻喇姑,精通蒙语,更?通晓满蒙礼节习俗,且三十年?时曾跟随康熙前往会盟,与漠北诸部熟悉,故而是合适的人选,但实际上所有人都在?暗中嘀咕,怕不是皇上后悔了,又打算叫四公主抚蒙了吧。
丹卿没有去管外面的流言蜚语,而是认真的做准备。
这是她第一次以公主的身份站到人前办差,或许在?别人眼里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差事,但对她来说,却是从?后宫迈向前朝的第一步。
从?她到这个?世界已经十年?了,她终于等?到了这一日?
她觉得,这是康熙给她的一场考试。
一场用来证明她有资格被他?破例留在?身边的考试。
她觉得只要她能证明除了嫁人,自己还有更?多的价值,康熙就会为?了她堵住所有人的嘴,让她能得偿所愿,不必再为?亲事所困。
一路将漠北诸人护送至京城的正是孙天阙。
在?军中摸爬滚打了这么久,他?更?英气了,只是身上那股子与生俱来的书卷气依旧还在,若是换上一身将军的铠甲,说不定会有几分儒将的风采。
可?惜,他?这些年?虽也立了不少功劳,但康熙却一直压着不给他?官职,如今依旧挂着历练的名义随军而已。
尽管没有光鲜的盔甲,但是丹卿还是一眼就从人群里认出了孙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