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为陛下做一件他人都不需做的事,便是为陛下试毒。

所有经陛下之口的饭菜,皆会由璧润一一先行尝过,以身试毒。

所以,是不是他们的方向一开始就错了。

陛下不是染了病,而是中了毒。璧润症状较轻,是因为试毒只需一口,入口的毒物不多。

这个可能性,林济世自然是考虑过的。若真是中毒,此毒能让人卧榻许久,久医愈重,必定性缓,需持续投毒。可陛下饮水御膳,太医院换过许多方式查过无数次,从未查出过毒物。

“都验过了吗?”那位名为裘白水的名医十分困惑,“该用的药都用过了,该试的法子都试过了。若非有人持续下毒,怎会半点也不见好呢?”

是啊,怎会半点也不见好呢?

除去所有的不可能,余下的唯一一个可能,便就可能是唯一的真相。

那一瞬间,林济世终于再次拾起了一个可能性。

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完全验过陛下所用食水。御膳房呈过来的东西,他们自会反复查验。可有一人呈来的东西,他们却是从未验过的。

那是年仅十一岁的当朝太子,陛下唯一的继承人所呈之物。

陛下对太子殿下疼爱有加,有目皆知。太子殿下是陛下唯一

的儿子,小小年纪便才华初显,文韬武略皆乃同龄翘楚,性情温厚仁善而颇重孝道,令陛下十分自得。

唯一算不得优秀的是,太子殿下的喜好有些不同寻常。身为一国之储君,喜欢骑射作诗都是好的,便是热爱投壶游乐也算不得差,可殿下喜欢的偏偏是大俗之物,是上不来台面之事。

殿下甚好近庖厨,做羹汤。

大约也知此事大俗,殿下曾将此事遮掩了许久,直至一日不慎烫伤了手指,叫陛下发现,心疼不已,大怒问责。如是,陛下才得知了殿下之所好。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得知此事,陛下竟未曾感到丝毫失望,反而自责不已,认定自己对儿子不够关照,使儿子连所爱之物都需如此遮掩。之后,陛下便专门令人在殿下的寝宫筑了个厨房,锅碗灶台一应俱全,任由殿下玩乐。殿下所做之美食,陛下也皆会亲自品尝,与殿下同乐。

之后,陛下染病,殿下重孝,便日日都会呈上亲手所制之滋补汤粥,顿顿不落。

过去,殿下所做的食物自是不需试毒。可如今殿下日日呈上,俨然成了陛下的主食,便自然也需走一走试毒的流程。是以,殿下所呈汤粥皆会由璧润先行尝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