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如春。
陆昀脱下大氅, 连披风都没系就只身进了宫门,禁中大内等闲人是进不得的, 砚台抱好了世子的东西去了吏部值房。
等今日忙完便是世子的生辰了, 砚台盼着世子明日休沐能得闲些,生辰宴若是办不了,能简简单单用顿膳也是好的啊。
却说宁西候府的几位主子们, 也是吩咐底下人紧锣密鼓地备好明日席面。
想着昀哥儿好不容易休沐一日, 小李氏也没叫那些想走他这儿的门道,以望来年吏部考核擢选能评得个好名次的官员登门。
至于二房三房后院中也有拎不清的, 小李氏那桌席面干脆也没将他们算在里面。
树大招风的道理怎就不清楚呢?如今宁西候府如日中天,世子又得圣上看重, 若是内里头生了纰漏叫人捉住了, 那些言官御史定会触柱上谏, 逼得圣上发落。
燕鸣歌这两日也忙得紧,好不容易向崔珏那买来了文房四宝,谁知竟是送不出去了。
原来住在照山堂的李家表哥,往麓山上的进贤书院去了,说是有篇文章需要请教山长。
麓山远在西郊,光是一去一回恐怕就要花费一日光景,何况还要上山。
燕鸣歌问过照山堂的婢女了,说是李家表哥明日之前会赶回来的。
故而这份赔礼她只好暂且收着了。
恰好今日谢远又来向老夫人请脉,燕鸣歌干脆就留了他用膳,二人在婵娟院里下了一晌午的棋,叫她这个臭棋篓子玩得痛快淋漓。
天色不早了,才从麓山下山的李成蹊乘着马车急急忙忙地往城里赶,生怕城门关了,今夜就赶不回去了。
临行前姨母就暗暗嘱咐他,定要在明日之前回府。
明日是什么日子,还是姨母提了一嘴他这才知晓的。
故而李成蹊向山长沈延谨请教完文章后,又求了副字。
原本沈山长愿意见他,也是因为从前他在乡试中了解元时,那篇策论传阅至进贤书院,山长翻阅过后又删减了几句,叫那篇策论读来更为朗朗上口却不改言微旨远,李成蹊便恭恭敬敬地借着这“一字之师”的名头拜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