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阳淡笑,“我尽可能的考虑周全,反正有备无患,有些也许会派得上用场。”

凌古容低声笑了笑。

他认真道,“你这份心意,古渊记下了。”

“不过尽一点微薄之力罢了。”

她将方子递给凌古容,认真叮嘱道,“外伤的药,尽量先清理伤口后再使用。”

凌古容接过方子,“好。”

她有点担心大舅舅他们的情况。

“古渊,苏将军他们若是遇到危险情况,可以告诉我吗?”

“好。”

凌古容作了保证。

就在他准备走的时候。

他突然停下了脚步,他转头看向正在埋头整理书桌的唐朝阳。

凌古容轻咳了一声,表情镇定,但脸色微红了一点,他哑声问道。

“唐大夫,你真的对古渊没有任何想法吗?古渊定会扫清前路的障碍,才会迎娶你,真的一点想法都没有吗?”

**

凌古容已经离开了书房。

唐朝阳盯着桌上的笔墨,发了一会呆。

她眸色微动,想到凌古容问的话,唇角带着一丝笑意。

书房门响起了敲门声。

瞎叔在外面禀告道,“小姐,张氏他们母子来了。”

唐朝阳从袋子取出面纱戴上,她走出书房,先去取了药箱。

张氏见唐朝阳进来,她欣喜道,“唐大夫,昨晚我儿的手指头动了几次。”

“哦?”唐朝阳加快脚步地走过去替她儿子把脉。

其实她也没有很大的把握,能治醒一个脑袋因受撞击而陷入昏迷这么久的人。

所幸,她用对了针灸方式。

张氏紧张又期待地等着唐朝阳把脉结果。

唐朝阳把完脉,收回手,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确实有些起色,他头部的气血已经散开,虽然还未完全苏醒,但这也是一种好现象。”

张氏听了这话,眼圈一红,她跪了下来,“唐大夫,谢谢您。”

就在唐朝阳替张氏儿子针灸的时候。

有个小丫头带着一个包袱,蹲在了门外的门檐下。

这个小丫头就是刘二娘。

刘二娘的本名叫刘小妮。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刘小妮听到了开门声。

唐朝阳刚开门要送张氏他们母子离开,就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

“唐姐姐!”

刘小妮高兴地站了起来,但她因为蹲着太久,双腿发麻,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唐朝阳见状,眼疾手快地扶住刘小妮的胳膊,稳住了她的身体。

“慢点,别急。”唐朝阳温柔地叮嘱她。

刘小妮强忍着腿麻的酸痛,站稳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挠了挠头,“唐姐姐。”

“二娘,你先进屋等着我,堂屋里暖和些。”唐朝阳交代道。

刘小妮很听话,她走进院子,规规规矩地去了堂屋。

唐朝阳目送张氏他们离开后,这才转身回到堂屋。

刘二娘一直都站着,不敢坐下。

唐朝阳让她坐了下来,这小丫头才坐下。

“二娘,是有什么事吗?”她态度温和地问。

刘小妮站起来,扑通地直接跪下,“唐姐姐,我本名叫刘小妮,小妮以后想跟着您。”

唐朝阳一愣,她连忙起身去将刘小妮扶起来,“小妮,站起来说话,为什么想要跟着我?”

刘小妮这丫头有时候就很倔强,她没有起来,“小妮可以给您洗衣做饭,端茶倒水,只要您愿意收下我。”

唐朝阳见刘小妮的脸色都是不安,她无奈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