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地利用这些大臣们的恐惧和猜疑,维持着朝廷的微妙平衡。
太后娘娘的叹息,或许是对皇上这种策略的无奈,也或许是对崔安如这样人物的悲哀。然而,皇上却始终保持着他的冷静和理智,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自己的统治才能在风雨飘摇中屹立不倒。
让他重新选择一次的话,也许他会更早地对镇国公父子下手。他可能会在更早的时机,利用自己对局势的敏锐洞察力,察觉到镇国公父子的威胁。
他们确实是劳苦功高,这些年也是无人能够替代,可是也造成了他们功高震主的局面。
若是自己在他们羽翼未丰之前,采取果断措施,削弱他们的势力,避免未来可能出现的局面和威胁,通过精心策划的策略,他或许会逐步分散他们的势力,还有所谓的战功,同时巩固自己的权力基础。
他从小学习的帝王权术之中,他深知细节决定成败,因此会格外注意每一个可能影响结果的环节,确保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有力。通过这些措施,他或许能够更早地确保国家的稳定和自己的安全,为自己的统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镇国公这样的兄弟,其实还能有更好的选择。
崔安如看着他,问了一句:“皇上,若是我父亲和哥哥还活着,您对萧让也会是这个态度么?”
第592章 振邦归来
崔安如的态度,让皇上越来越窒息。
她一个忠臣遗孤,到底是什么时候长出来的反骨?
他尽量压着自己的火气,说道:“安如,朕知道你想念自己的父兄,觉得他们当初不该死,可是事实如此,现在这种假设,没有什么意义。”
崔安如一听就明白了,皇上不肯正面回答,生怕回答自己的问题,会没有退路。
皇后娘娘这个时候又出来维护皇上了:“安如,无论你多伤心,这并不是你质问皇上的理由……”
崔安如听了之后,也知道皇后娘娘这段时间得到了实惠,所以才会这样卖力。
“皇后娘娘说的是,臣妇的语气可能让人误会了,只不过有些事,臣妇太激动了,这次回来有件喜事还没有来得及跟大家说。”
“看到如今这个情况,这件喜事未必是大家想要看到的。”
皇上听了之后,有些茫然。
在边关的奏折上,并没有这个体现。
无论是太子,还是云州那边的官员,都没有什么消息走漏出来。
皇后娘娘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继续往下问,她觉得自己好像是被崔安如利用了。
楚王说了一句:“不知道弟妹说的好事,到底是什么。”
崔安如颇有些讽刺地看着他,随后又看着如尘大师。
“大师,我觉得应该让你看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