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位姑娘聚在一起办诗社,我心里有多羡慕?”

大观园里那么多姑娘,虽只有林黛玉愿意教她作诗。其他姑娘得知她学做诗之后,也愿意带她一起参加诗会。

芦雪庵诗会,是她这二十多年的人生里,最亮的一抹色彩。

只可惜,后来出了贾家内部抄检的事,宝钗领着她从大观园里搬了出去,整日里只带着她做针线,再不题作诗的事。

她一个奴婢身,就算心里有什么想法,也只好压在心里了。

再后来,听宝钗的那些道理听得多了,又从薛蟠和夏金桂夫妇那里受了好些磋磨。英莲自己都觉得,她身上的灵气已经被消磨殆尽了。

骤然又听黛玉说起作诗一事,于英莲而言,恍如隔世。

林黛玉和薛宝钗这两位姑娘,在她心目中都是极优秀的。两个人一个鼓励她学做诗,一个告诉他女孩子不应该把这些东西当正经事来做。

这让她心里很茫然,分不清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

可当黛玉鼓励她说出自己的真实所想时,英莲心中压抑许久的热情再也压制不住了。

她脱口而出,既是告诉黛玉,也是告诉自己:我喜欢作诗,我还想继续学!

当时黛玉便整理了些自己婚后的作诗心得和读书笔记,叫英莲带回去,有空的时候就看看。

“其实宝姐姐说的也有她的道理,作诗这种事,很是不必当成正经事。你只当做闲暇时的消遣便罢了,做完了针线,有空时就看看,偶尔灵光一现有了佳句就记下来,说不定下次作诗时就用上了呢。”

英莲的眼睛亮晶晶的,忍不住卖弄道:“就像您姑娘曾经跟我说过的……那个……那个诗鬼李贺!”

“对。”黛玉笑着点了点头,“唐朝那些大诗人有那么多佳句,也不一定个个都是现想的,平时的积累也很重要。”

英莲欢欢喜喜地去了,母女二人临走之前,封夫人再三拜谢黛玉。

她不止是感激徐茂行在安王面前进言,更是感激黛玉愿意善待她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