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有些明白周东平为何那么恨关乐和了。
非翰林不能入阁,那位顾翰林运气好,入了皇帝的眼,进了内阁,时常在皇帝面前行走。如果当初周东平娶了顾翰林的女儿为妻,以顾翰林疼宠女儿的劲儿,必然极力提携周东平。再加上周东平能干会钻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可惜这门亲事被关家插了一脚,最后鸡飞蛋打。
后来周东平虽混成了官宦人家女婿的身份,但王家跟顾翰林家一比就差远了。不光家中没有什么大官,即便有些政治资源,因为王家子弟多,自家儿子都轮不上呢,哪里轮得到一个没官职的四老爷的女婿身上?所以周东平即便娶了王家女,想来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而且,娶到手的,就是那墙上的蚊子血;没娶到手的,永远是心头的朱砂痣。那位顾小姐自然越发让周东平放不下,这才有了二十年后仍然对关乐和恨之入骨的表现了。
什么情深似海,狗屁!
她又问:“你刚才说,周东平夫妇只有一女,没有儿子?”
姚书棋点点头:“对,只有一个女儿,为王氏所生,没有儿子。”
“周东平没有纳妾?”
姚书棋笑了起来:“周东平倒是想呢,但王氏十分善妒,并不许他纳妾。自己整日烧香拜佛,求医问药,想生个儿子。”
杜锦宁眼睛一亮,又问:“周家的情况从哪儿知道的?”
“书铺里有个小伙计,他姐姐就嫁了周东平的一个长随。他时常去周府探望姐姐,周府的事大半都是他打听回来的。”
杜锦宁便知道这伙计是姚书棋为了打探周家消息特意聘来的,问道:“这人如何?办事可牢靠?她姐姐、姐夫为人如何?”
“放心,少爷您吩咐过的,我特意观察过觉得这人可靠,这才做了局引他来咱们店里做事。他们姐弟两人为人都挺机灵,做事可牢靠,姐夫是个老实的。你有什么事,尽可交给他们办。”……
第322章 搞事情
杜锦宁要用姚书棋,自然不能不把这其中的缘由说清楚。她便将这两次考试周东平的为难、以及周东平跟关乐和的恩怨说了。
姚书棋听到周东平一再地在考场上难为杜锦宁,顿时恨得牙痒痒,问杜锦宁道:“少爷您打算怎么做,只管吩咐就是。只要我能做到的,一定义不容辞。”
“你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杜锦宁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把事情交待了一番。
姚书棋越听眼睛越亮,最后恭敬地行了一揖:“少爷放心,我定当把这事办好。”
“不急。你前面先找好人,铺垫好。我听说第三场考试的时候学政大人要来,等学政大人来了之后再让事发。”
“小人记住了。”姚书棋道。
第二场考试的考生只有三百人,算学题的答案又是死的,师爷和门人们可以帮改,周东平只需批改两道试帖诗就行了,因此改卷的速度很快。到得第三天,榜已张帖出来了。
杜锦宁毫无意外的又是第一名。
黄澄明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对杜锦宁道:“行了,不管他再你再不满,这个府案首也是你的了。”
科举考试的规矩,都是头场考试最为重要,最末一场考试的成绩只做参考。杜锦宁第一、二场都是第一名,只要第三场不出意外,府案首是稳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