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筠喜孜孜地走进卧房,阿雀随她一道进来,叽叽喳喳地抢阿筠的话。

“小娘子快猜,是谁来看您了”

第109章

韶音十三岁的时候,还不懂得什么叫做一朝分别即成永别,如今终于懂得了世道乱离之苦,分别了四年的故人却又活生生地重新现于眼前,其中感慨又何止惊喜一言可蔽。

凝光娘子与亡母王瑾年纪仿佛,略小几岁,如今也逾四张,可看着依旧身材窈窕,雪肤乌发仍是从前绮年玉貌模样。尤其是一双眸子黑白澄明没有一丝浑浊,浑不似寻常的中年妇人。

在韶音的记忆里,师父的模样似乎从来都没有变过,当真是岁月优容。

“师父。”

韶音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是真的,一句话犹犹豫豫地唤出口,人已经被紧紧拥住。

凝光娘子是个技近乎道的舞者,冷面美人,素来不苟言笑从前教导时颇为严厉,四年前分别之际,任小韶音如何哭哭啼啼,她也不过是摸摸她的头,道一句“有缘自会相见”,从此便杳无音讯。

此刻被她这么一抱,韶音倒有些不知所措,甚至还有些隐约的不适。

早就不是十三岁的小女郎,每长一岁就生出一岁的边界,如今就连与阿父撒娇都守着分寸,再也不似儿时那般随意。

像这样紧密相拥的肢体相触,似乎也只有那个姓李的做起来才不会教她觉得冒犯。

凝光却像是格外激动,将她搂得很紧,韶音便觉得这个拥抱有些漫长,缓了一瞬才将臂弯合拢,轻轻安慰起师父来。

自幼丧母,再没有任何一个女性长辈比师父更亲密,情分到底不同。

忽然,一声锐响从门外传来,凝光像是受了惊吓,一下子将她放开。

韶音循声望去,这才看见门口立着一个瘦削的年轻女郎,与凝光一样的雪肤乌发,只是穿着葛布麻衣、一身短打,背上负着个大行囊。

她脚边散落着刚刚打碎的茶盏,这会儿正朝里面张望。

几个婢子来不及阻拦,都跟在她身后。

她人是立在了门外,眼神却早就跨过门槛,在内室横冲直撞几个来回了,目光与人相接时丝毫不知躲避,有点像是林间野兽。

“不是教你在外头好生等着,你怎么跑进来了!”

凝光皱着眉斥了她了一句,擦了擦眼角,回头与韶音解释:“她叫蒜子是我三年前在襄阳救下的一个小乞儿,这几年一直都带在身边。这孩子一家老小都死于胡人之手,一早便乞食为生,因无人教导,什么规矩都不懂,性子生得很,阿纨别怪她。”

“这么说来还是师妹”,遭遇又与自家那人极像,韶音不由生出了恻隐之心,便招呼道:“蒜子你过来。”

凝光赶紧阻拦,“她不懂规矩,小心冲撞了你。”

“无妨,师父莫要与我生分。”

蒜子看向凝光,见她终于点了头,这才迈步入内,见了人也不知道行礼,就那么直勾勾地一个个看过去,看罢了人又直眉楞眼地打量起四周的摆设。

“放下!”

她似乎看上了屏风前那个莲蓬香插,手刚探过去一半,被凝光喝了一声,又讪讪地放了下去。

“你喜欢这个”

韶音并不介意,教阿雀将香灰清了,东西干干净净递到她手里。

“喜欢便拿去,在师姐府里就和在自家一样,不必拘束。”

蒜子将香插接到手中果然是爱不释手的模样,刚想要装进背囊,看凝光脸色不好,下一刻便将东西重重地撂了回去,“我不要!”

语调生硬。

“行了,你快出去吧,外头候着我,不要乱摸乱碰,也不要四处乱走!”凝光紧着打发了她,再看韶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