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下,“和这种人住一个屋子,我夜里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再说了,我不习惯睡通铺,和这么多人住一块儿,没半点隐私。”
由奢入俭难,她不想为难自己。
乔新语深有体会,她来了也有一段时间了,也没有适应,“要是你想搬到这西厢房来住,就要花钱修葺房子,吃饭是单独吃还是和他们一起吃大锅饭?”
“单独吃自己做,吃大锅饭谁做?”许清欢可不怎么想和那么多人同锅吃饭。
“男知青负责挑水、砍柴。女知青排班做饭,原先是一人负责一天,现在怎么排班,看副队长怎么安排了。”乔新语道。
许清欢还没有想好。
大队部在生产队的最东头,地势比较高,下了一段小坡,便是一排排不太整齐的宅子,多是土坯草顶的宅子,唯一一座好些的屋子就是半截青砖,半截土坯,屋顶同样盖草的那种。
听新语介绍,这还是大队长家的。
整个生产队,除了大队部和知青点的宅子,就没有再看到青砖瓦房。
乔新语将许清欢带到了一家低矮的土坯房前,隔着一个大院子,喊了一声“枣花婶!”
里头有人应了一声,出来一个个子不高,黑红黑红,头上裹了一块蓝色染布的中年妇女,手在围裙上擦了擦,拉开院门,“乔知青来了?这是你们新来的知青?”
乔新语介绍道,“这是我好朋友,也是新来的知青许知青,我们想和您换两张炕席。对了,永贵叔这几天打了家具没,我朋友还想换点家具。”
第36章 送货上门
“听说你们有知青要来,你永贵叔从山里弄了点木头,打了两个炕柜,你们要的话,这会儿就可以搬走。”枣花婶将两人迎进了屋里。
这边的房子基本上一进门就是就是灶台,穿过灶台才进里屋、脱鞋上炕,只见上屋靠西面的炕上叠放着两个炕柜,原木上了两遍桐油,做工算不上精致,但大小合适,非常实用。
旁边还有一个约有半米高,直径也是半米的木盆,也是新做的,散发着桐油味儿,许清欢一眼就看中了。
她在这里挑了一个炕柜,两领炕席,一个木盆,本来还想买张桌子,一个大柜子,她邮寄的包裹起码还要一个星期才能到,棉絮需要柜子才能放得下,但考虑到知青点那屋子那么小点,也只能暂时打消这个念头。
枣花婶人还挺好,炕柜不太好搬,她让自己小儿子用个板车将许清欢买的东西帮忙送过去,还白送了许清欢一个背篓。
说她以后用得上。
炕柜一个三块五,炕席三毛钱一张,木盆收了许清欢四块钱,一共花了八块一毛钱,东西倒是不贵,用个十年八年都用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