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区别?你称心如意了?要不是你,我会落到这种境地?”
“明明我可以是季家的儿子,为什么我偏偏要姓郑?不是你不要脸地在外面偷人,我会这样落魄?都是你害的!”
沈慧娟早知道儿子心里对她不满了,可过去的不堪第一次被儿子如此直白地撕开,沈慧娟依旧接受不了,如遭雷噼一般身子颤栗起来。
电视上还在播放这段报道,郑华无法容忍这种太过极端的对比,轮起凳子就朝那台十四寸黑白电视机咂过去。
“哗”
“呜”沈慧娟根本不敢阻止,只能看着儿子跟疯了似的将家里毁成一片废墟,然后一头冲了出去,小女儿也不知跑哪里去了,不爱归家,对比前夫的光鲜,沈慧娟终于失声痛哭起来。
第二天起来做早饭,却等到中午也不见儿子房里动静,推开门进去,就见到桌上留的纸条:
“我走了,去南边,不要找我,是你毁了我!”
沈慧娟抓住纸条冲出家:“小华你回来啊,是妈对不起你……”
第044章
成家后,元景也没放松自己的事业,不仅为自己,也为了青山。
接下来好几年,陶勇国都升上去了,姜青山还在原地停留,两人虽没交流,心里都知道他们这样的关系对姜青山在军队里的发展到底有了些影响,所以元景更要让上面看到自己的价值,当自己的价值大到一定程度时,那些拦路的理由便会自动消失了。
姜青山早就作好了心理准备,他反而静下心来,利用这几年时间去进修学习了,接收到的国外信息让他知道,以后的作战方式会发生不小的改变,他也需要与时俱进。
进入九十年代,元景手里已经握有十几个中成药的专利,同时药材种植基地也遍布各地,极大地帮助该地农民走上致富之地,并给伤残退伍军人提供不少工作岗位,帮助国家解决后顾之忧。
同时,因为元景在中医西医方面都非常出色,一手针灸之术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而经常出入于国家大佬身边,饶是如此仍旧不骄不躁,保持着一颗初心。
因为他和姜青山的关系,上面其实关注了他们很久,看到两人相互扶持,感情并不比其他夫妻来得差,只有更深的,却又从不张扬,除了亲近的人,其他人并不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
大佬发话了:“我看姜青山同志是个很不错的同志,他的位置可以动一动了。”
这段时间是对他的考察期,如今考察的结果让上面非常满意。
结果下来后,夫夫两人相视而笑,姜青山更知道,这是国家看到了元景的成绩和贡献。
姜青山抱住元景,亲亲他的脸颊:“元景,谢谢你。”
元景回亲过去:“我们说好一起努力的,你升得越好,就越是我最好的后盾。”
“好,我会努力的。”这是姜青山对季元景的承诺。
自此,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作出了惊人的成绩,姜青山从一个农家子弟出身,一步步地少校到中校,最后到少将中将,成为一方军区的首长。
元景在收购一家破产药厂后,将管理权交给潘建军和陈建华两人,自己扎进实验室中,一手将这家药企推到全球闻名的地步,获得的利润不是用来投入研发中,就是用来做慈善事业,同时,他的医生正职也没放下,成为肩挑中西医的大拿,解决过不少疑难杂症。
两人虽是事业型强人,但也没忘记陪伴家人还有教育孩子,收养的四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被元景看中收为师父这一脉的传人,这是师父给他的交待,另外三个孩子在进入社会后也成为成功人士。
这样充实的生活让元景几乎无暇关注郑家的情况,偶尔一次他从潘建军嘴里知道那边的情况。因为原来就一直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