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景才去工部走马上任,工部的老大对元景和颜悦色,可以说他这个工部尚书的位置,也有几分元景的原因在里面,再说也看得出摄政王对元景的看重,所以不会跟摄政王逆着来,小皇帝才一岁,等他成年接手朝政大权,至少还有十几年,谁想不开了要跟摄政王对着干?

其实摄政王接手朝政的这半年时间,朝堂的风气清新多了,可以说比先帝在位的时候要来得政通人和。

反倒是元景自己这一天有点心不在焉的,昨日的架势已经让他见识到,他陶元景现在在别人眼里就是个香饽饽,将他拉拢过来非常合算,所以前来祝贺的不少人言语里都透露了与陶家结亲的意思,就连陶元泽这个才八岁的小不点居然也有人盯上了。

这让元景压力山大,但古代环境和现代不同,这里讲究的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成婚生子是所有人都应该要走的一条道路,如他这般不想成家的,属于异类中的异类,他这世的爹娘肯定接受不了,更别说疼他至深的老太太了,只怕要将老太太吓昏过去。

唉,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就算没穆成安,他也不可能找个女人成亲生子,经历了两世,他非常明白自己的性向了,哪怕是相敬如宾也做不到,别的方面他都愿意妥协,可唯独这点不行。

揪掉几根头发,元景跟同僚们道别,下班回家了,他得想个迂回点的法子让家人早点接受他不能成亲生子的情况,也许这件事,他还要找穆成安来配合。

正这样想着,乌一带了张纸条过来,上面写了个地点与人名:

白马寺,慧能大师。

元景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穆成安真是急他所急,他想的也正是这样的法子,而成安在白马寺又有门路,借大师的口说他不能成家生子,也许会让家人受的打击减轻些。

没想到还要靠成安来帮他善后。

回到家中,在晚饭桌上,果然由老太太先提起元景的亲事,用老太太的话来说,大孙孙年纪不算小了,在陶家村这个年纪的男子早就订亲,快的都能抱上孩子了,如今大孙孙给陶家光宗耀祖了,对老太太来说还差一件事,就是让她抱上曾孙,人生就彻底满足了。

说到未来儿媳妇,小宋氏也两眼放光,她跟老太太讨论了不少时候了,觉得如今眼睛都要看花了:“儿子,上回你师嫂带我们出去参加赏花宴,唉哟,那些小姑娘真是叫娘说不出的好,能说会道不说,而且能诗能文,这样的媳妇娶进门跟元景你也有话可说。”

大概唯有陶元泽有点不高兴,哥哥分给他的时间本来就很少了,还要有个嫂嫂跟他抢哥哥吗?

元景滴汗:“奶奶,娘,这件事不着急,你们看这京城里二十左右成亲的大有人在,我才十五。这样吧,我最近陪奶奶你们的时间太少了,这回休沐,我陪奶奶和娘去白马寺住上一天可好?对了,我听说出去云游的慧能大师最近回来了,京城多少大户人家都想见慧能大师一面,我们也去凑个热闹,说不定咱家运气好能见上呢。”

一说到白马寺和慧能大师,老太太和小宋氏果然转移了注意力,老太太兴奋道:“我知道慧能大师,听老多人说起来慧能大师批命特别厉害,阿兰啊,不如就听元景的,我们去白马寺,找慧能大师算算咱家元景的姻缘算在哪家姑娘身上。”

小宋氏连连点头:“就听娘的,我也听好几位夫人提过这位大师的名号了。”

元景轻舒了口气,正好叫陶元泽看到,他眨巴眼睛,哥哥有问题,哥哥害怕娶媳妇?

元景伸手弹弹小家伙的脑门,吃饭就吃饭,凑什么热闹。

陶大勇最心宽,乐呵呵地看着家人讨论去白马寺的事,反正到时他只要当好跟班就是了。

于是到了休沐这天,全家起了个早,吃了早饭就套上马车前往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