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自己不断流逝的?生机……
当殿外的?侍从来禀,道?是?宰相有要事求见之时, 美妙的?乐声戛然而止。
李隆基不痛快地看着从殿外走进来的?人:“什么事?”
如果来人不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 只怕此时, 李隆基已经?将人给撵出?去了?。
杨国忠拿着手上的?信件, 对李隆基道?:“圣人, 安禄山反了?!”
李隆基和?杨贵妃闻言, 满脸都是?诧异之色。
“你在胡说什么?禄山是?朕与?贵妃的?干儿?子, 为人憨厚老实, 最?是?忠心耿耿,他如何会反?”
李隆基想起杨国忠在朝堂上与?安禄山不睦的?事实, 很快便为此事下了?定义。
“定是?你与?他又闹不痛快了?,是?不是??你们怎么闹,朕不管。可这次,你污蔑禄山谋逆,未免太过了?。”
李隆基这般宠爱杨贵妃,因她之故,提拔她满门,按理说,他应该更加偏向身为杨贵妃兄长的?杨国忠才是?。可事实上,他是?很懂得权术平衡之道?的?。
就如当初,李隆基那般宠爱武惠妃,在废黜太子李瑛之后,却?未立武惠妃之子,而是?立了?不怎么得他宠爱的?李亨为太子。
武惠妃及其子寿王与?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十分亲近,李亨却?与?李林甫矛盾颇深。
对于李亨与?李林甫明争暗斗之事,李隆基乐见其成。
唯有身边的?宠妃、宠臣与?他的?继承人不是?一条心,他才能放心地继续宠爱他们。
否则,宠妃、宠臣与?他的?太子沆瀣一气了?,还要他这个皇帝做什么?
李隆基这套平衡之道?,放在杨国忠与?安禄山身上,也同样适用。
在李隆基看来,安禄山是?个没有任何根基,只能仰仗他的?胡人,他可以?放心地对安禄山委以?重?任。杨国忠则是?他宠爱的?贵妃的?兄长,又惯会讨他喜欢,他自然也乐意重?用杨国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