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2 / 2)

放在心中。

但事实证明?了这?些贵人?们所?说的?话是对的?。

黔首们对朝廷的?信任度无形中增加了许多。

当他们在里长的?带领下,将蝗虫卵一个个挑出来?的?时?候,他们意识到,贵人?们的?教导,让他们避免了一场可怕的?灾难。

嬴政并不听这?些虚话,他详细地向底下的?农官们询问了各地的?遭灾情?况。

待农官们一个个汇报得口干舌燥之际,嬴政面上的?神色总算是舒缓了不少。

“李斯做得不错,你们做得也不错。待此次灾难平安度过,寡人?再论功行赏。”

他的?这?番话,也让各地的?农官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既然秦国境内的?情?况尚且在可控范围之中。我等?需要忧虑的?,便是韩赵魏之地的?蝗虫是否会越过国境线,进入秦国。蝗虫来?势汹汹,一旦它们大举入境,我们再做防范,只怕就晚了。”说到此处,王绾看向了李令月:“不知王后可有什么好方法?”

能够站在这?个朝堂上的?官员,都知王后是后世?之人?。故而,许多时?候,他们哪怕有了自己?的?方案,也喜欢听一听李令月的?意见,看后世?之人?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处理这?些事。

位于官员队伍末端的?萧何也抬眸望向了李令月。

这?些日子萧何虽跟在李斯身边,协助李斯拟定需要变更的?律令,但因他与李斯所?在之地恰好也是发?现了蝗虫卵的?地区之一,秦王派出的?官员要召他回咸阳问话,他便也跟着秦王派出的?使者回到了咸阳。

无论如何,秦王肯关心底下农人?的?受灾情?况,总是符合萧何心意的?。

在与秦王相处的?过程中,萧何也发?现,秦王并非生来?就是个仁君,他如今所?做的?不少堪称仁君之举,都是受到了王后的?影响。

不过,对萧何而言,只要秦王愿意做个实际上的?仁君,施惠于民,他心中真正的?想法如何,并不那么重要。

在为秦王效劳的?过程中,萧何也不免对坐在嬴政身侧的?,据说来?自后世?的?秦王后多了几分好奇心。

起初,萧何在听身边同僚说李令月是后世?之人?时?,他是不信的?。

但在与李令月接触过后,尤其是他亲自往长安乡走了一遭之后,他便不得不信了。

如今的?萧何还?年轻,对于如今的?时?局虽有些想法,但还?未曾确定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方向。但当他看到长安乡时?,心中却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倘若他能将大部分地方都发?展得如同长安乡一般,就好了。

当萧何意识到,这?位秦王后才?是真正关注民生之人?时?,他不免对秦王后多了几分好感与关注。

此时?,王绾主动询问秦王后的?意见,萧何便与其他人?一道侧耳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