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纪念碑.....”
“这是长城,你们看看,是不是特别长......”
“石头娘,你这些照片,怎么都是彩色的?”
有的婶子可是见过黑白照片。
但是大队长媳妇家这些照片,都是彩色的。
“你这些衣服也好看,都是你家老三媳妇给你买的?”
她们这一辈子,怕都没有机会去一趟京都,去看看那边的繁华。
哪家的衣服缝缝补补三年又三年。
一年到头都舍不得买一件新衣服。
“我到了京都之后,第二天,老三媳妇就带着我去逛街,给我买了不少衣服,我都舍不得,可是老三媳妇买了一件又一件的。”
“我还带着大宝小宝去划船,你看看,我们在船上拍的照片.....”
几位婶子们,都羡慕赵母了。
谁家媳妇像云知青那么大方和舍得呀。
他们大队上像两口子都考上大学的,除了赵老三和云知青,就没有去其他的。
倒是隔壁大队有一对也考上大学,但是孩子都是交给公婆照顾不说,还想要从公婆手里拿钱用。
“石头娘,这广场有多大?”
赵母想了一下,“比我们整个大队都还大,都要走半个小时。”
一个广场比他们大队还大?
这么大?
都难以去想象。
“我家老头子不是写信来问什么赚钱吗?你不知道老三两口子整天往外面跑,不知道跑了多少地方,才买到那些药材和书籍,甚至还找了农业教授咨询,这种药材,只要种的好,买了钱,让家里孙子孙女读书,以后就有我们享福的。”
第591章 想的特别开
还问了农业教授?
“真的能卖出去吗?”
赵母笑着说了起来,“我也去药铺去看看情况的,你们都不知道那个药材的价格是多少,我跟你们说,反正要比粮食要高好几倍,那个当归党参,晒干了,都要五毛钱一斤,就是稻谷晒干了,也才一毛多一斤。”
五毛钱一斤?
这价格可不便宜。
“如果真的是这么贵的话,种一年那可是要挣不少钱的。”
“你家小儿子不是还没有相看吗?等有钱了,家里盖上砖瓦房,哪还担心没有媒婆上门来说媒呀!”
赵母还给他们一人几颗糖,京都那边的糖。
送走他们之后,赵小婶才上门来。
昨天大伯哥也给他们家里送来了一包东西来。
“大嫂......”
赵母看向她,见她一个人来的,赶紧给她倒了一杯糖水。
“大嫂,小河和小妹在京都怎么样?”
儿女在外,母担忧。
“好,两人都在上班,一个月工资不少,我家老三媳妇还说,看能不能在京都那边给他们兄妹两个找对象。”
赵母为什么没有说赵欣欣有对象之事呢?
对大侄媳妇那个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当初要的彩礼多,本来小叔子家就穷,这个妯娌身体不好,干不了什么重活,自然也挣不到什么工分。
要不然的话,大侄子孩子都有几个了,他弟弟愣是还没有相看。
“我看呀,等小河过年回来,你们就把家分了,到时候让小河在京都那边买房子,再找一个京都媳妇,你就过去帮忙带孩子,享清福就是。”
什么分家?
赵母见妯娌有一些吃惊,出声道,“没有想过分家?”
赵小婶也想要分家,可是小儿子还没有结婚,就分家,这有一些不好吧?
“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