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属连忙接着说道:“近日,京都城中来了些神秘人,四处打听煜王爷的消息,臣听闻煜王爷的母妃原本是塞外一国的圣女,当年为躲避灾祸流落至东陵,因而与先皇相识,才有了后来的煜王爷,不过具体详情,臣也无从得知。”

摄政王微微皱眉,目光深邃:“这已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如今他们突然出现,其中必定另有隐情。传本王命令,让他们密切监视,若有异动,立刻来报。”

下属领命而去,摄政王却陷入了沉思。他微微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我虽对他并无太多情谊,但好歹也是同胞兄弟,他对我并无威胁。只盼这些事情不要闹得太大,否则……”

正想着,又有下属匆匆来报:“王爷,晋王那边似乎也有所动作。”

摄政王微微眯眼,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哼,从小那小子就看老五不顺眼,总以为若不是老五,受宠的便该是他,那皇位说不定也轮到他头上去了。先看看情况再说,莫要轻举妄动。”

此时,四王爷那边却依旧安静如水,仿佛一切纷争都与他无关。

司空煜心中自是清楚,如今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蠢蠢欲动,想要他命的人不知几何。自己的几位哥哥看似平静,实则暗藏玄机,他怎么能再继续沉默下去?看来,是时候出击了,且看最终谁能笑傲这风云变幻的京师。

皇宫之中,夜色深沉。一名下堂奴才匆匆回禀:“皇上,晋王求见,欲为皇上献宝。”

皇帝斜倚在龙榻之上,微微挑眉,脸上露出一抹探究的笑容:“哦?晋王又想搞什么名堂?”

奴才连忙回道:“听闻晋王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些会杂耍的人,听闻皆是塞外之人,个个身怀绝技。”

皇帝听完,轻轻冷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宫殿中回荡,透着几分莫名的意味。

而在这一片看似平静的背后,每个人都怀揣着各自的心思,一场无形的较量正在悄然展开,究竟谁能在这场风云中胜出,谁又能最终独善其身,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第138章

奴才躬身,恭声说道:“皇上,那外邦来客欲问您是否要回话。”皇帝微微颔首,静默少顷,声若洪钟却又不失沉稳:“传朕旨意,准了。”奴才得令,赶忙应道:“是,奴才这就去传话。”言罢,莲步轻移,缓缓退下。

待奴才身影消失于殿门处,皇帝目光一转,唤道:“影卫,过来。”躲在暗处的影卫如鬼魅般现身,单膝跪地,禀道:“皇上,有何吩咐?”皇帝目光深邃,凝视远方,低声问道:“可是朕猜的那些人?”影卫赶忙回道:“正是,只是那伙人究竟从何处查到晋王这条线索,奴才着实不知。”皇帝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缓缓道:“看来此次他们是有备而来,步步为营啊。其他各方动静如何?”影卫又道:“回皇上,一切看似风平浪静,毫无异常。”皇帝冷哼一声:“哼,这其中必定大有文章。传朕命令,派人暗中盯着,朕料想用不了多久,必有事情发生。”影卫领命:“是!”言毕,再度隐入黑暗之中。

皇帝靠在龙椅上,陷入沉思。如今众人皆汇聚京都,这平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此次外邦之事,直指五弟司空煜。对那些人而言,这无疑是个绝佳机会。一来,可将五弟置于生死绝境;二来,又能直击皇权,试探朕对此事的应对之策。朕着实得好好斟酌一番,该如何妥善处理这般复杂的局面。想到五弟……朕又该如何抉择呢?这朝堂纷争,犹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他紧紧束缚,每走一步都充满了未知与危险。

几日后,晋王的府邸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在晋王的精心安排下,那些外邦来客得以入宫面圣。皇帝为表重视,特意举行了盛大宴会,广邀文武大臣与几位王爷一同入宫赴宴。

司空煜本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