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市上的悦来客栈里,此时一对夫妻,携了自己的小儿小女正要准备出门。夫妻俩早上刚刚因为一件小事吵了嘴,这时候正各自不对盘,彼此生着闷气。妻子打扮的花枝招展,手里挽着小女儿的手,在那里对着镜子梳妆,做临行的最后准备。

男人却早已等得不耐烦,看着他妻子在那儿忙活,禁不住道:“差不多得了,你不是方才在屋里打扮了半个时辰了么?有为夫陪着你,还要谁看啊?”

“呸!没良心的!别跟我说话!你还当我是你娘子啊!今日上元,奴家我出去好好打扮一番,有什么不行的?再说这长安城,上元节如此盛大,我们大老远从汉中过来,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却在这儿聒噪!你说你……”

妻子满口的话还没说完,早被男人连连摆手无奈地截住话:“好好好!算你对!我不跟你说了,都啰嗦了一个早上了,好了,咱们走吧?月亮看着都要上来了,这雪刚刚小了点,仔细一会儿下大了可不好了!”

妻子哼了一声,转脸四处看看,皱一皱眉:“小子呢?去哪儿了?”

夫妻俩看向四处,却发现小儿子正伏在楼梯上,往后窗外的小院中望过去。这小院子乃是客栈的私家庭院,供内间的住户用的。此刻院中一棵红梅花开得正好,但是小男孩在意的却不是那红梅花,而是院中舞剑的那个青色衣衫的女子。

只见她手舞长剑,正在一个人练剑,空中都传来阵阵剑声。旋转腾挪,跳跃翻飞,甚是好看,衣带随风,飘舞不止,连空中不时飘落的雪花,都随着她的身影团团作舞,四处飘飞。

这舞剑之人自然便是我。正月十四雪下了一天,害得我行程又耽搁。原本打算正月十四就启程北上燕京的,可是雪下得太大,走不了。今天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灯节了,我想一想,倒不如再留一天,就在长安过一过上元节。毕竟我还没有看过长安的花灯。

此刻黄昏已深,月上柳梢头,我忽然兴起,舞起剑来。有一个小男孩儿,正要跟着爹娘出去看花灯,此刻也看得起劲。我抬头望向他那边,对他笑了笑,听得他娘在那边喊道:“走啦!看什么看!人家都去看花灯,你却在这儿看练剑的!有什么意思!”

小男孩意犹未尽地对我笑了笑,吐一吐舌头,然后就随他爹娘走了。

我自己一个人站在院子里,看着那满树的红梅花。红梅花都长到墙外面去了,而墙外已经慢慢亮起了灯光上元的灯开始点亮了,街上吵闹声越来越大,我在这墙内都能听得到。

我自嘲地笑笑:人家都去赏花灯了,我却一个人在这里做什么呢?

于是这样想着,便将剑收回,背到身上,回到房里。想了一想,便找出前几日李承汜留下的那灯笼来,挑了出门而去。

大街上的人果然比我想得还要多。今日十五,天公作美,雪下得小了很多,只是有一阵没一阵的飘着。所以一大早街上的人早就把大街好好扫了一番,清出了空地。不多久,大小商贩便都上了阵,沿街的商埠也开了门,大张旗鼓地招揽。

我从西市出去了,来到朱雀大街上。这里人比西市的还多。只见家家户户,全都在门口支起了架子,架子上挂满了灯笼,连路边的大槐树上也缠了好几圈灯笼。此刻全都点亮,一整条街上,灯火辉煌,好像银河一般,闪烁着迷离的光彩。

每一个摊位上也都挂了一盏花灯,上面写着灯谜。实际上每一个花灯上都有个灯谜。人们来往相看,有的就停在那里,指着灯笼上的迷,猜着这是什么。若是猜的对了,便可以不用花银子买那摊贩上的一件东西。

不过更多的人可没闲心猜灯谜,只是看灯。各色的灯笼都有,龙蛇鸡鸭猪狗,总之十二生肖,四时景物几乎都全了,甚至还有杭州的西湖十景,长安的八景。有一个是长安的大雁塔,造得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