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1 / 2)

这次重病,不得不说,来得叫一个贴心。

正巧逢上夏初祈福,先皇子嗣三三两两归京,小皇帝位置还尚未坐稳,分不出心去管虞城水涝,旧臣有不少已经蠢蠢欲动,想借机从国库里捞一把油水,往户部和工部里塞自己的人。

大家都忙得焦头烂额,反而显得丞相府里分外清净。

穿着宽大白衫的丞相闭着眼,靠在美人椅上小憩。

他这几日说是病着,但也遣人往宫里递了几份折子,并没收到批复。

不过他并不傻,想来也知道,哪里是没有批复,八成是连瞧都没有瞧上一眼。

丞相有些难过。

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拐弯抹角要他别把繁重朝政全堆在皇帝一人头上,怕他搅了皇帝好不容易得来的清净时候,简直像是当头朝他扇了个耳光。

他想,原来在他人眼里,自己也便和那些个把家国政事全压在皇帝身上,连偶尔放松欢愉都要躲着的人一样。

洪荒猛兽,避而不及。

他心里郁塞,在美人榻上把身子蜷成一团,用胳膊埋着脸,没有起来的力气。

但也并未失落多久。

丞相当着官职,没几日能闲着瞎想,几日后便又精神奕奕,把一切收拾停当,领着百官上皇陵祈福。

上山的路远,除了皇帝和前来参礼拜谒的王爷们能坐上轿子,百官都整整齐齐排着队跟着轿子后面一溜步行,丞相跟在几个老臣身后,时不时往脚下瞧一瞧。

这山峰颇高,滚下去估计能摔成一堆稀泥,只路倒是不陡,大概从前修皇陵时特地关照过了。

丞相抬头,一个小厮急匆匆从前面跑下来,冲他行了个礼。

“谢大人,我们晋王听闻您这几日身子抱恙,请您去前面轿子里休息片刻。”

丞相眉头一动,看了眼前面走着的老御史,摆摆手笑道:“山上路不好走,抬轿的也辛苦,就不多给王爷的手下添麻烦了。”

他朝那小厮回礼:“若大典后王爷愿来府上喝茶,自当随时恭迎。”

那小厮似乎也没想过能把丞相请过去,笑了笑,瞥见前面轿子里懒洋洋伸出一只手来,对着丞相一点头,道:“那小的便替王爷应下了,大人可千万记着。”

丞相笑吟吟,道:“那是自然。”

祭天祈福办了四个多时辰,待他们慢悠悠爬上去,皇室一脉的挨个插完香,司天台排了吉相,请了诸天星官,烧了皇帝亲笔写的告天书,大典便算是结了,没出什么乱子,于是一行人又慢悠悠下山去。

这次是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跑来寻丞相。

小太监和他关系不错,熟人面前提不起耷拉着的眉毛,一脸丧气倒霉相,道:“谢相,皇上请您到前面去一下,有要事商量。”

他表情十分惆怅,叹了口气,又凑近些低声和丞相道:“皇上这些日子心情不太好,您可小心着点。”

言毕又忧伤地一叹气,显然是刚才也挨了训。

丞相拍拍他的肩膀,和他一起快步往前面赶。

他们途中路过某个轿子,侧边小窗上的盖布被掀开些,从里面传出一声招摇的口哨声。

丞相无奈地摇摇头,和跟在轿子旁的小厮点一点头,又继续往前。

皇帝的轿子在第一个。

丞相走到近旁,瞧着轿帘是掀开的,正巧和里头蹙着眉,坐得端端正正的皇帝的目光对上。

丞相一愣,他想起小厮说皇帝这些日子心情不好,怕是要小心着说话,便见方才还绷着脸的男人神情温柔起来,向下伸出一只手。

“锦官,上来。”

丞相一犹豫,整个人就被带上了轿子,他索性也不想那许多,正色看着皇帝,“陛下有何要事?”